伏莽
拼音:fú mǎng
是否常用:否
词典解释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唐 李德裕 《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始擒伏莽之戎,遽拔升天之险。” 清 黄宗羲 《阎公神道碑铭》:“伏莽一发,必不可支。”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


猜你喜欢
- 约莫是什么意思
- 有涯是什么意思
- 榜责是什么意思
- 两税使是什么意思
- 朋讐是什么意思
- 鼓钟是什么意思
- 有机农业是什么意思
- 威烈是什么意思
- 眩眠是什么意思
- 愧赧是什么意思
- 材秀是什么意思
- 迫守是什么意思
- 众芳是什么意思
- 代乳粉是什么意思
- 焱焰是什么意思
- 无媿是什么意思
- 来索是什么意思
- 省括是什么意思
- 呻嚬是什么意思
- 卉布是什么意思
- 老钱是什么意思
- 柔远绥怀是什么意思
- 翚飞是什么意思
- 胎养谷是什么意思
- 便疾是什么意思
- 弩郍是什么意思
- 耆耄是什么意思
- 濡濯是什么意思
- 面环是什么意思
- 升任是什么意思
- 姘妇是什么意思
- 铁器是什么意思
- 一民同俗是什么意思
- 打熬是什么意思
- 古辙是什么意思
- 捉发是什么意思
- 百堵是什么意思
- 驰名是什么意思
- 鲁敦周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