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
拼音:sūn zhōng shān
繁体字:孫中山
词典解释
孙中山(1866-1925) : 近代民主革命家。名文,字逸仙,曾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早年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多次发动武装起义,立志推翻清朝。武昌起义后,于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辞职。同盟会改组为国*民*dang,他被选为理事长。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去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任总理。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在广州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后被迫去职。1921年在广东任非常大总统,曾计划北伐。1924年在广州召开国*民*dang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遗著编为《孙中山选集》、《孙中山全集》等。

猜你喜欢
- 酱坊是什么意思
- 改换头面是什么意思
- 鹘响是什么意思
- 邻右是什么意思
- 赞弼是什么意思
- 河鲜是什么意思
- 胆水是什么意思
- 韫玉砚是什么意思
- 琱履是什么意思
- 四坐是什么意思
- 玉蔬是什么意思
- 北辕是什么意思
- 沤库是什么意思
- 平春是什么意思
- 过嗣是什么意思
- 痴客是什么意思
- 刽子是什么意思
- 膏粱年少是什么意思
- 调鹤是什么意思
- 鸿朴是什么意思
- 秩满是什么意思
- 峍崪是什么意思
- 赫烜是什么意思
- 涂车是什么意思
- 空匮是什么意思
- 气塞是什么意思
- 匪惟是什么意思
- 南顿北渐是什么意思
- 披溃是什么意思
- 光景是什么意思
- 包袱是什么意思
- 冒眩是什么意思
- 凶徒是什么意思
- 三元及第是什么意思
- 劝农是什么意思
- 掺假是什么意思
- 右部是什么意思
- 机对是什么意思
- 危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