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
拼音:fá tán
是否常用:是
基本解释
伐檀 fátán
[Fatan] 篇名。《诗经》里的诗,通常拿开头一句里的两个字作为全诗的题目。檀,檀树,木质坚实,古代用作制造车子的材料
详细解释
伐檀 fā tán ㄈㄚ ㄊㄢˊ《诗经.魏风》的篇名。共三章。
根据〈诗序〉:「伐檀,刺贪也。」
首章二句为:「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网络解释
伐檀
《伐檀》是先秦时期魏国的民歌,较多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全诗强烈地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责问,是《诗经》中反剥削反压迫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之一。

猜你喜欢
- 忧务是什么意思
- 彼人是什么意思
- 苛法是什么意思
- 受胎是什么意思
- 佻姣是什么意思
- 贲育是什么意思
- 騃戆是什么意思
- 干嚎是什么意思
- 封神演义是什么意思
- 瑶津是什么意思
- 战瘢是什么意思
- 衅浴是什么意思
- 量尺寸是什么意思
- 郁术是什么意思
- 遗祲是什么意思
- 颢魄是什么意思
- 停战是什么意思
- 里闬是什么意思
- 梭霞是什么意思
- 晕晕忽忽是什么意思
- 梗子是什么意思
- 金字牙符是什么意思
- 諠譊是什么意思
- 须目是什么意思
- 眯盹儿是什么意思
- 县疣是什么意思
- 市丈是什么意思
- 戴星是什么意思
- 喜笑颜开是什么意思
- 搜搔是什么意思
- 宝灵是什么意思
- 履长是什么意思
- 戈甲是什么意思
- 救急扶伤是什么意思
- 六斋是什么意思
- 容谅是什么意思
- 本种是什么意思
- 谆请是什么意思
- 乾性油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