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府兵制是什么意思 府兵制的解释

府兵制

拼音:fǔ bīng zhì
繁体字:府兵製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起于西魏﹑行于北周和隋,兴于唐初的一种兵制宇文掌握西魏政权时所创立,其制为:置六军,合为百府,分属二十四开府选拔力强者充府兵,另立户籍。隋代府兵户籍改属州县。唐初整顿成为兵农合一军事制度。府兵终身服役征发时自备兵资粮定期宿卫京师戍守边境。自唐高宗时起因府兵负担过重原因,渐见其弊,至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折冲府(唐代府兵制军府总称)无兵可交,府兵制已名存实亡参阅新唐书.兵志》。

网络解释

府兵制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0
纠错
手机版 府兵制的解释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