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丁
拼音:dì dīng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土地税和劳役税的合称。旧制田赋分夏税﹑秋粮,丁赋有市民﹑乡民﹑富民﹑佃民﹑客民等,区分为上中下则,清代合而为一。 2.指紫花地丁或蒲公英。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紫花地丁》;又《菜二.蒲公英》。 3.即佃户。参见"地客"。详细解释
地丁 dì dīng ㄉㄧˋ ㄉㄧㄥ地租与人口税的合称。
《六部成语注解.户部》:「地丁:民间地亩丁口向例、每年由地方官照算升征钱粮,自康熙年间圣祖特恩、将丁口并入地亩一总征收,从此不再加丁赋著为例。」


猜你喜欢
- 初醮是什么意思
- 鹤膝枝是什么意思
- 林棼是什么意思
- 试雨是什么意思
- 受业是什么意思
- 肴藏是什么意思
- 蒙以养正是什么意思
- 废负是什么意思
- 陇坂是什么意思
- 陆马庙是什么意思
- 浅妙是什么意思
- 旦昏是什么意思
- 缪妄是什么意思
- 纰疏是什么意思
- 启牖是什么意思
- 鞋扣是什么意思
- 发蒙启蔽是什么意思
- 禁内是什么意思
- 食餽是什么意思
- 禀复是什么意思
- 诡矫是什么意思
- 佉经是什么意思
- 徵据是什么意思
- 积俭是什么意思
- 澄怆是什么意思
- 五逆是什么意思
- 灵地是什么意思
- 觞饮是什么意思
- 可萨是什么意思
- 顿朽是什么意思
- 廋索是什么意思
- 气吞宇宙是什么意思
- 骑衡是什么意思
- 蹑武是什么意思
- 安静是什么意思
- 借东风是什么意思
- 捞嘴是什么意思
- 基陛是什么意思
- 玄嘿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