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葘
拼音:duàn zī
繁体字:斷葘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亦作"断灾"。 2.枯折的树干。形容人背伛而枯瘦。网络解释
断葘
duàn zī ㄉㄨㄢˋ ㄗㄧ断葘
枯折的树干。形容人背伛而枯瘦。《荀子·非相》:“ 周公 之状,身如断葘。”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皇矣》诗传:‘木立而死曰葘。’葘者,植立之貌。 周公 背伛,或曰韤偻,其形曲折,不能直立,故身如断葘矣。”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今疾病见古书》:“‘ 周公 如断菑’亦枯瘦之义。”


猜你喜欢
-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是什么意思
- 並居是什么意思
- 驸騄是什么意思
- 经营擘划是什么意思
- 公门桃李是什么意思
- 骨肉离散是什么意思
- 瑑约是什么意思
- 遐武是什么意思
- 声色俱厉是什么意思
- 一帆顺风是什么意思
- 雪松是什么意思
- 重拂是什么意思
- 燕金募秀是什么意思
- 狗走是什么意思
- 孤茕是什么意思
- 海禁是什么意思
- 野体是什么意思
- 骨在是什么意思
- 营士是什么意思
- 宣曲是什么意思
- 治行是什么意思
- 大献是什么意思
- 青肝碧血是什么意思
- 雕年是什么意思
- 雕刓是什么意思
- 凤楼手是什么意思
- 兵操是什么意思
- 洪泽是什么意思
- 平圜是什么意思
- 疾风知劲草是什么意思
- 毒霾是什么意思
- 挥麈是什么意思
- 苍黄翻覆是什么意思
- 畏头畏尾是什么意思
- 娥妆是什么意思
- 蛋羹是什么意思
- 博奥是什么意思
- 辟鸡是什么意思
- 閟载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