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头钱
拼音:dì tóu qián
繁体字:地頭錢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唐代中叶到五代田赋的附加税。见《新唐书•食货志一》。后亦指官府或地主恶霸强迫人民缴纳的土地税。网络解释
地头钱
地头钱指的是唐中叶到五代田赋的附加税,唐代宗时开征。大历元年 (公元766年) 规定京兆府每亩除应征青苗钱外,另征地头钱二千文。后统称青苗钱,随夏税缴纳。五代时仍有地头钱存在。唐代中叶到五代田赋的附加税,也叫青苗钱。

猜你喜欢
- 有旧是什么意思
- 路迳是什么意思
- 把都是什么意思
- 作张作致是什么意思
- 蹀舞是什么意思
- 闇质是什么意思
- 周遍是什么意思
- 量金买赋是什么意思
- 搆精是什么意思
- 浇瓜之惠是什么意思
- 未期是什么意思
- 点破是什么意思
- 油紫是什么意思
- 条播是什么意思
- 敦丘是什么意思
- 不当不正是什么意思
- 吃教是什么意思
- 金奴银婢是什么意思
- 寒铓是什么意思
- 太原是什么意思
- 黑牡是什么意思
- 雌性是什么意思
- 谡谡是什么意思
- 计穷虑尽是什么意思
- 雕捍是什么意思
- 降幡是什么意思
- 花钗是什么意思
- 闻风破胆是什么意思
- 文辉是什么意思
- 不羡是什么意思
- 耳闻是什么意思
- 呼吸相通是什么意思
- 倨佝是什么意思
- 烧除是什么意思
- 谈义是什么意思
- 样子间是什么意思
- 道情是什么意思
- 慌惚是什么意思
- 辉照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