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
拼音:chán yuān zhī méng
繁体字:澶淵之盟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北宋与辽(契丹)订立的和约。1004年,辽军南下深入宋境,宋宰相寇准力主抗战,劝真宗亲征,真宗勉强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宋军取胜,1005年1月,宋辽订和约:宋每年向辽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澶州又名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详细解释
澶渊之盟 chán yuān zhī méng ㄔㄢˊ ㄩㄢ ㄓ ㄇㄥˊ宋真宗景德元年(西元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宋战胜辽国,并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
网络解释
澶渊之盟 (历史事件)
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宋、辽之间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猜你喜欢
- 巡覆是什么意思
- 启母石是什么意思
- 藏擪是什么意思
- 果志是什么意思
- 青蛇是什么意思
- 以己度人是什么意思
- 杂游是什么意思
- 乱物是什么意思
- 玳瑁帘是什么意思
- 行过宫是什么意思
- 跑竹马是什么意思
- 泉货是什么意思
- 条书是什么意思
- 得宠是什么意思
- 金荆是什么意思
- 黄埔军官学校是什么意思
- 狂歌是什么意思
- 酬宾是什么意思
- 痌伤是什么意思
- 子一代是什么意思
- 蝜蝂是什么意思
- 二南是什么意思
- 掌案是什么意思
- 戢影是什么意思
- 辩识是什么意思
- 风行草从是什么意思
- 點指是什么意思
- 峭特是什么意思
- 挈臯是什么意思
- 临贲是什么意思
- 荃宰是什么意思
- 手车是什么意思
- 桦皮脸是什么意思
- 消凝是什么意思
- 淳言是什么意思
- 市埠是什么意思
- 写述是什么意思
- 正兵是什么意思
- 白鹿币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