鷩衣
拼音:bì yī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古代帝王享先公及飨射所用之服。亦为侯伯命服。以鷩等七章为画饰,故称。其制始于周,后世因之。北周皇后受献茧时亦服此衣,唐代为二品官服,宋以后废。网络解释
鷩衣
帝王享先公及飨射所用之服,又为侯伯命服,有华虫以下七章。华虫为雉、鷩、山雉。见《释名·释首饰》,取章首为义。鷩衣之冕七旒,谓之“鷩冕”。见《周礼·司服》引郑众。

猜你喜欢
- 应门是什么意思
- 佑飨是什么意思
- 国姝是什么意思
- 苛尅是什么意思
- 武直是什么意思
- 残月是什么意思
- 两豆塞耳是什么意思
- 诸比是什么意思
- 烟霞痼疾是什么意思
- 高迹是什么意思
- 公宴是什么意思
- 灵瑟是什么意思
- 翔飞是什么意思
- 朱干是什么意思
- 咏叹调是什么意思
- 取湮是什么意思
- 赤府是什么意思
- 体癣是什么意思
- 鼠拖肠是什么意思
- 譺譺是什么意思
- 游合是什么意思
- 岳神是什么意思
- 生才是什么意思
- 诞英是什么意思
- 屠牛吐是什么意思
- 黑鹄是什么意思
- 溜达是什么意思
- 逢源是什么意思
- 夫党是什么意思
- 派款是什么意思
- 诘屈謷牙是什么意思
- 北极圈是什么意思
- 爱力是什么意思
- 胳揪是什么意思
- 旅泛是什么意思
- 出籍是什么意思
- 鸾姿是什么意思
- 宿系是什么意思
- 屠灭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