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罗
拼音:bì luó
繁体字:畢羅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包罗;囊括。语出《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毛传:"于其飞乃毕掩而罗之。" 2.食品名。也作饆饠。详细解释
毕罗 bì luó ㄅㄧˋ ㄌㄨㄛˊ一种面粉制食品。有馅,蒸熟可食,类似现今的包子。
唐.李匡义《资暇集.卷下.毕罗》:「毕罗者,蕃中毕氏、罗氏好食此味,今字从食,非也。」
也称为「饆?」、「磨磨」。
网络解释
毕罗
bì luó(毕罗)
1.包罗;囊括。语出《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毛 传:“於其飞乃毕掩而罗之。”《庄子·天下》:“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 成玄英 疏:“包罗庶物,囊括宇内。”
2.食品名。也作饆饠。原指抓饭,后亦指饼类。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毕罗者。蕃中 毕氏 、 罗氏, 好食此味,今字从‘食’,非也。” 宋 朱熹 《次秀野沧波馆刈麦》诗:“霞觞政自夸真一,香钵何烦问毕罗。” 明 杨慎 《毕罗》:“《集韵》:‘毕罗,修食也。’按小说, 唐 宰相有樱笋厨,食之精者有樱桃饆饠。今北人呼为波波,南人讹为磨磨。”
3.唐代“毕罗”是盛行于南北各地的著名小吃,(内有馅能蒸而食之和烤而食之)也有人说是波斯传入的一种馒头(包子)。早在1500年前,南北朝时,毕罗就传入中国,唐代,毕罗品种较多,有“樱桃毕罗”“天花毕罗”“蟹黄毕罗”宋代有“太平毕罗”《太平圣惠方·食治》有面制包馅经炉烤的“猪肝毕罗”“羊肾毕罗”“羊肝毕罗”等。
xiè bì luó
蟹饆饠
1.把蟹肉和蟹黄塞在蟹壳内、涂上面粉制成的食品。又称芙蓉蟹,俗名蟹匣子。


猜你喜欢
- 坟兆是什么意思
- 豪重是什么意思
- 时羞是什么意思
- 花药是什么意思
- 嶜岑是什么意思
- 瞠呼其后是什么意思
- 盛必虑衰是什么意思
- 招具是什么意思
- 鼎釜是什么意思
- 高第是什么意思
- 兢慙是什么意思
- 崇习是什么意思
- 淹狱是什么意思
- 鲁连子是什么意思
- 相獘是什么意思
-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是什么意思
- 遗奏是什么意思
- 单介是什么意思
- 然纳是什么意思
- 底账是什么意思
- 党风是什么意思
- 漭滉是什么意思
- 铁算子是什么意思
- 嗯哪是什么意思
- 羁心是什么意思
- 报亭是什么意思
- 枭雉是什么意思
- 秬鬯是什么意思
- 一是一,二是二是什么意思
- 不毈是什么意思
- 乞归是什么意思
- 水晶帘是什么意思
- 恭德是什么意思
- 海口是什么意思
- 诺矩罗是什么意思
- 蛋粉是什么意思
- 筛除是什么意思
- 猒饫是什么意思
- 痹下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