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大全
首页 >> 对联大全 >> 对联: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名胜联 >> 山西

对联

上联: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下联: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备注:

山西五台山(地藏殿)

参考注释

掌上明珠

亦作“ 掌中珠 ”。亦作“ 掌上珠 ”。比喻极受疼爱的人。后多指极受父母钟爱的儿女。 晋 傅玄 《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唐 王宏 《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穠李肤。” 宋 辛弃疾 《永遇乐·送陈光宗知县》词:“落魄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待制出身传》:“他嫂嫂惜似掌中珠。” 清 查慎行 《中山尼》诗:“养成娇女娇无偶,掌上明珠唾随口。” 老舍 《青蛙骑手》第三场:“贤孝儿媳多么可爱,真是我呀我二老的掌上珠!”亦省作“ 掌珠 ”。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曾悯怜之惨悽,痛掌珠之爱子。” 唐 白居易 《哭崔儿》诗:“掌珠一颗儿三岁,鬢髮千茎父六旬。” 清 黄遵宪 《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双手擎掌珠,百口百称誉。”

大千世界

佛教语。“三千大千世界”之省称。后亦以指广阔无边的世界。《景德传灯录·希运禅师》:“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观自在愿力宏大,何不将盂中水洒大千世界也?” 清 黄遵宪 《庚午中秋夜始识罗少珊》诗:“大千世界共此月,今夕只照人两三。” 秦牧 《划地为牢与广阔天地》:“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复杂性,却总是启示我们:矛盾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普遍规律。”参见“ 三千大千世界 ”。

地狱

多数宗教所描述的死后极苦的世界。在佛教中地狱属于六(五)?道之一,有八大地狱。它是造恶者投生的场所,投生此处的众生,将受到种种极端的折磨。在基督教、犹太教、祆教、回3教等宗教里,都认为地狱是亡灵经过最后审判而受处罚的最终场所。在中国民间观念将地狱分作十八层,每层地狱各有阎王,执行审判和处罚的责任。 《西游记.第三回》:「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

0
纠错
手机版 对联大全 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问答乎 www.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