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大全
首页 >> 对联大全 >> 对联:问梵部众生因缘莫昧人间事 看轮回六道佛法常开地狱门

问梵部众生因缘莫昧人间事 看轮回六道佛法常开地狱门

名胜联 >> 四川

对联

上联:问梵部众生因缘莫昧人间事
下联:看轮回六道佛法常开地狱门

备注:

陈钟祥题四川昌都察木多城隍庙

参考注释

众生

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 《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人以外的动物。 《水浒传.第三○回》:「众生好度人难度,原来你这厮外貌相人,倒有这等贼心贼肝。」

佛教用语。指一切有情识作用的生物。亦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 轮回的各种生命体。《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 经也。」也作「有情」、「有识」。

因缘

机会。 《史记.卷一○四.田叔传》:「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就是因缘了,时辰未到,要早一日,也不能够。」

缘分。如称夫妻婚姻结合为「因缘」。

佛教根本理论之一。指构成一切现象的原因。因指主因,缘谓助缘。佛教以此说明事物赖以存在的各种因果关系。 《中论.卷一》:「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依此、据此。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今幸有前圣遗制之威仪,诚可法象而补备之,经纪可因缘而存著也。」

人间

世间、尘世。 晋.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二首之二:「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红楼梦.第五回》:「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

轮回

循环不息。《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传.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前人增估求侠,后人加税请代,如此轮回,终何纪极?」也作「轮回」。

佛教用语。指一切尚未证得解脱的众生,由于业力的关系,永远在六道内转化不休。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枉著你空悲戚,没理会;人生死,是轮回。」也作「轮回」。

六道

佛教认为众生由于过去世所作的业,造成每个生命不同的存在状态。存在的状态可分成六类,即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称为「六道」,众生未解脱前,始终在其中辗转生死。 《起世经.卷九》:「一切众生于人间生,悉皆成就无觉无观,快乐证知身坏即生光音天处,一切六道皆悉断绝,此即名为『世间转尽』。」 《西游记.第八回》:「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 也称为「六趣」。

佛法

佛陀或菩萨的教法。 《西游记.第一二回》:「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 明.张自烈《正字通.人部》:「世传汉明帝永平十年,佛法始入中国,非也。」

佛家的道理。 如:「佛法精深」。

地狱

多数宗教所描述的死后极苦的世界。在佛教中地狱属于六(五)?道之一,有八大地狱。它是造恶者投生的场所,投生此处的众生,将受到种种极端的折磨。在基督教、犹太教、祆教、回6教等宗教里,都认为地狱是亡灵经过最后审判而受处罚的最终场所。在中国民间观念将地狱分作十八层,每层地狱各有阎王,执行审判和处罚的责任。 《西游记.第三回》:「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

0
纠错
手机版 对联大全 问梵部众生因缘莫昧人间事 看轮回六道佛法常开地狱门
问答乎 www.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