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大全
首页 >> 对联大全 >> 对联: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行业联 >> 宾馆旅社

对联

上联: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
下联: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参考注释

夏秋

夏季与秋季;关于或见于夏季和秋季的事物——主要指某种类型的疟疾

川流不息

谓河水流动不停。亦形容事物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南朝 梁 周兴嗣 《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一》:“ 谢氏 曰:‘忠譬则川流不息,恕譬则万物散殊,夫圣人之道,诚高远而洪深。’”《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两个丫头川流不息的在家前屋后的走。” 茅盾 《子夜》十一:“这时 冯云卿 还在沉吟未决,圆脸的男子又挤回去仰起了脸看那川流不息地挂出来的牌子。”

东西南北

(1).四方。泛指到处,处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寧处。”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亦作“ 东西南朔 ”。 郭孝成 《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第二节:“自 武汉 举义以来,不旬月间,天下响应,东西南朔,联翩建义, 禹 域版图,殆全归 汉 有。”

(2).指普天下。 清 纳兰性德 《摸鱼儿·送别德清蔡夫子》词:“英雄辈,事业东西南北,临风因甚成泣!”

(3).谓飘流在外,居处无定。 唐 睿宗 《孔子赞》:“吾岂匏瓜,东西南北。” 郭小川 《在大沙漠中间》诗:“他们是东西南北的人,从不曾高枕而卧,现在在这里落户,却竟十分心安理得。”

(4).指分散四方。 宋 张孝祥 《鹊桥仙·别立之》词:“离歌声断酒杯空,容易里、东西南北。” 宋 张孝祥 《柳梢青·饯别蒋德施粟子求诸公》词:“后夜相思,水长山远,东西南北。”

(5).指方向。《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行之间,一阵大风起处,捲得灰沙飞起,眼前对面不见,竟不知东西南北了。”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感情在他心中绕着圆圈,把个最简单的人闹得不知道了东西南北。”

四方

东、南、西、北。泛指四处各地。 《论语.子路》:「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三国演义.第八回》:「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

四境的诸侯国。 《诗经.大雅.下武》:「受天之祜,四方来贺。」 《论语.子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正方或立方形的物体。 《西游记.第一四回》:「有块四方大石,石上贴著一封皮。」 《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劣兄在此地住了冒冒的七十年了,也没见过那豪杰,是四方脑袋,八楞儿脑袋。」

宾至如归

谓宾客到此如归其家。形容待客亲切、周到。《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寧菑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具备,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东周列国志》第七八回:“四方之客,一入 鲁 境,皆有常供,不至缺乏,宾至如归。”亦作“ 宾入如归 ”、“ 宾来如归 ”。《国语·周语中》:“膳宰致饔,廪人献餼,司马陈芻,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 宋 范仲淹 《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娶 楚国太夫人 张氏 而生公,教之亲仁,宾来如归。”

0
纠错
手机版 对联大全 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问答乎 www.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