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大全
首页 >> 对联大全 >> 对联:楚辞汉赋 江山何磅礴 夏鼎周钟 文物足光辉

楚辞汉赋 江山何磅礴 夏鼎周钟 文物足光辉

行业联 >> 博物馆

对联

上联:楚辞汉赋 江山何磅礴
下联:夏鼎周钟 文物足光辉

参考注释

楚辞

亦作“ 楚词 ”。本为 楚 地歌谣。 战国 楚 屈原 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 楚 辞。 西汉 刘向 编辑成《楚辞》集, 东汉 王逸 又有所增益,分章加注成《楚辞章句》。 唐 孟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腊响惊 云梦 ,渔歌激 楚 辞。”《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楚 词平易,后人学做者反艰深了,都不可晓。”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有 楚 辞, 屈 宋 以下,傚 楚 辞体者,皆谓之 楚 辞。”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 楚 辞者, 楚 人之辞也。虽‘凤兮’‘沧浪’,已载前籍,而《骚》尤深远,其辞若跌宕怪神,其思则繾綣惻怛,故能义兼《风》《雅》,体先词赋,於是 楚 辞代《诗》而兴,蔚然成家矣。”

汉赋

文体名。一种极力铺陈辞藻,藉描写事物,而寄托情志的文学体裁。为汉代文学的代表。

江山

(1).江河山岳。《庄子·山木》:“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 晋 郭璞 《江赋》:“芦人渔子,摈落江山。” 唐 杜甫 《宿凿石浦》诗:“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六章:“他常常在处理军务之暇,同幕僚和清客们站在船头,指点江山,评论形胜,欣赏风景,谈笑风生。”

(2).借指国家的疆土、政权。《三国志·吴志·贺劭传》:“割据江山,拓土万里。”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指望待整乾坤,定江山,安社稷,辅皇家救困扶危。”《说唐》第六三回:“孤家争取江山,管甚么有仇无仇?”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咱们一起打江山,一块坐江山。”

磅礴

(1).广大无边貌。 晋 陆机 《挽歌》之二:“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磅礴立四极,穹崇效苍天。”《宋史·乐志八》:“坱圠无垠,磅礴罔测。” 清 龚自珍 《黄山铭》:“走其一支,南东磅礴。” 梁启超 《论国家思想》:“ 中国 地形,平原磅礴,阨塞交通,其势自趋于统一。”

(2).气势盛大貌。 唐 沉佺期 《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诗:“磅礴压洪源,巍峨壮清昊。” 宋 叶适 《滕季度墓志铭》:“事抑道扬,身隐名彰。磅礴氤氲,復归其真。” 徐迟 《凤翔》:“一切都是新鲜的,热烈的,美妙的,光明的,欢乐的,振奋人心的,气势磅礴的。”

(3).混同;充满。 唐 韩愈 《送廖道士序》:“中州清淑之气,於是焉穷;气之所穷,盛而不过,必蜿蟺扶舆,磅礴而鬱积。” 明 方孝孺 《与朱伯清长史书》:“神机奇略,应变百出。忠义之气,磅礴宇内。”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四:“我们革命军的内部便有极大的旧势力磅礴着,我自己是有好多说不出来的苦处的。”

(4).扩大。 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顾吾信夫此最少数者,其将来势力所磅礴,足以左右彼大多数者而有餘也。” 鲁迅 《集外集·说鈤》:“由是而思想界大革命之风潮,得日益磅礴,未可知也。”

(5).箕坐。《说郛》卷三八引 宋 何光 《异闻·兜离国》:“揖客入,各叙起居竟,始欲解带磅礴,俄报宫閽已啟, 周 整束冠裳,从知馆而去。” 元 金灏 《竹深处》诗:“浄扫苍苔夜留客,解衣磅礴兴无穷。” 曹亚伯 《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烈士纵笔一挥,立尽两纸,洋洋数千言。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搥胸,若不復忍书者。”

夏鼎

夏禹集九州金铸九鼎,为传国的宝器。见《左传.宣公三年》。今人以夏鼎商彝为骨董之代称,故夏鼎亦有古老之意。

文物

礼乐典章。 《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诗云『为章于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具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生活器皿、各种艺 术品等。

光辉

光芒、光彩。 《史记.卷二八.封禅书》:「来也常以夜,光辉苦流星。」 《文选.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0
纠错
手机版 对联大全 楚辞汉赋 江山何磅礴 夏鼎周钟 文物足光辉
问答乎 www.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