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历史 珍爱和平——观阅兵仪式有感
作者:陈墨涵 来源:福州日报 2015-09-14 17:10:39(字数:900字) 推荐作品
2015年9月3日,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暨反 * 战争胜利70周年,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庆典活动。北京的天空一碧如洗,天空爷爷也怀着好心情观看这场阅兵仪式。天安门广场成了红色的海洋:主席台设在朱红色的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大红宫灯分挂在两边,靠着城楼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城楼两旁的观众席上,人们戴着红色的帽子,挥舞着小红旗,表达着内心的喜悦。此刻,我们要共同见证这伟大的历史时刻。
* 主席站在主席台上讲话,他慈祥的脸显得有些凝重。“不忘历史,珍爱和平”,在12分钟的讲话中,习主席爷爷18次提到了“和平”,让我明白了和平对于我们、国家、世界的重要。“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习主席爷爷还引用《诗经·大雅》里的话告诉我们维护和平,要坚持到底。
伴随着礼炮声、国歌声、掌声、欢呼声,五星红旗飘扬在了广场上,阅兵仪式开始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受检阅的部队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首先入场的是抗战老兵方阵。看到坐在车上的耄耋老人,电视机前的妈妈热泪盈眶。他们虽然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但他们行军礼时颤巍巍的手和依旧坚定无畏的眼神让所有人感动与敬佩。妈妈说当年正是这些老兵怀着坚定的信仰,奋勇杀敌,为中国人民撑起了一片天。逝者,国之英魂,生者,民族脊梁,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接着入场的是海、陆、空三军方阵。战士们挺着胸膛,虎目圆睁,踏出的每一步都掷地有声。他们整整齐齐地前进,经过主席台时,一致侧目行军礼。他们用伟岸的身躯,为祖国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紧随其后的是装甲部队:坦克车、导弹车、洲际导弹车、巡航导弹车、高射炮车、防空炮车、水陆两栖战舰……它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过广场;预警机、歼击机、空中加油机、直升机、轰炸机呼啸着飞过广场上空。我为祖国有这样强大的军事阵容而骄傲、自豪。
带着希望与和平的白鸽放飞了,载着喜悦与幸福的气球飘上空了,而历史永远留在了心中。我们永远铭记70年前这场侵略战争留给我们的伤痛,永远铭记70年前这场伟大胜利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不忘历史,珍爱和平!
■仓山区实验小学四年(2)班 陈墨涵
指导老师:郑镇


作者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四季之歌”这篇作文,主要写了: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个季节的景象,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
-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小鬼当家”,感触颇多,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来抒发我的感想。“小鬼当家”里的小鬼叫奇云,他是个非常聪
- 星期四上午,我校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少年警示教育活动,说是让一批少年犯给全校的同学们表演节目。 节目开始一首《铁
- 在寒假的一天,我看了一篇名叫《蚂蚁》的文章,可真是出类拔萃呀!我读了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
-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读了李绅的杰出代表作《悯农》,这首古诗
- 今天上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全校师生踏上了去武汉剧院的“旅程”,心里高兴极了,好像
- 暑假里,我读了这本书,深受启发,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天鹅的女儿》书中有四个主人公:天鹅
- 今天,我有幸观看了3D电影《守护者联盟》,起先我还疑惑:3D电影与我们平时看的电影有什么不同?怀着好奇的心情,我们来到馨百大地影城,尽管跑上
- 今天,我从《海的女儿》一书中看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完这个故事,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
- 读了《佐架的超级阿嬷》,我认识了一个与众不同、智慧自信、乐观通达的老奶奶——昭广的外婆。昭广的外婆生活在一间破烂的小屋里,在那给物质极度
- 看了《少年英雄》这部电影后,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因为王二小的精神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王二小,生活在特
- 美是什么?带着这个疑问,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第一课就迎来了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女宇航员刘洋,她走上来时英姿飒爽,脸上洋溢
- 刘谦的《幻镜》也很有魅力,吸人眼球。他居然能把镜子里的咖啡喝到嘴里,还能通过镜子把球的颜色变掉,简直不可思议,好想知道魔术的奥秘。舞
- 读了《野草》这篇文章,给了我许多的感受。这篇文章,让我知道草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小草似乎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
- 和谐是什么呢?它不是吃的,也不是住的,而是人与人之间必不可少的东西,是社会上一种高尚的品德,每人不能没有它,它是
- 取经的无聊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可是要有四个猪八戒,那可就完蛋了,他们都懒得打妖怪,都直接奔回高老庄去了。 沙和尚
- 《中彩那天》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它主要写了爸爸帮库伯和自己买了一张彩票,结果帮库伯买的那张彩票中奖了,爸爸面临
- 《凡卡》这篇文章是一个感人心肺腑的故事,我一口气读完了它,为文中九岁的凡卡感到愤愤不平。 本文主要记叙了九岁的
-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春蚕》这一课,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本文作者--巴金利用小时候母亲养蚕的事情写了一篇文
- 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以为那应该是一套写关于动物和大自然的书,其实不然。这套书是把兔年出生在德国的中国小孩爱尔安比喻成一只吃德国草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