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低碳生活
作者:张安琪 (字数:800字)
晚饭后,我在客厅里开着灯做作业,爸爸走进另一个房间,我知道他又要写日记了,我连忙关掉客厅里的灯,来到爸爸的房间,爸爸看了我一眼,问:“你不在客厅做作业,跑到这儿来干什么?”我说:“我在你这里做作业,不用开客厅里的灯了,少开一个灯,节约了一个灯的电,这叫低碳生活。”
爸爸不解地看着我。我解释说:“老师给我们讲过,低碳生活就是用最少的资源,尽可能地做更多的事情,追求绿色环保,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听了我的话,爸爸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有一次,爸爸帮我削铅笔,发现一支短铅笔,拿起来想往垃圾桶里扔,我一把抢过短铅笔,爸爸说:“这么短的铅笔,握不住了,扔了算了,换支新的铅笔。”我灵机一动,从抽屉里找出一个我以前留下来的、写完了的空圆珠笔杆,把短铅笔头插进去一点,我示范给爸爸看,手握着空圆珠笔杆,短铅笔又可以写字了。
爸爸惊讶地说:“嘿,你还挺会废物利用,这又是你的低碳小发明吧,我看可以申请个专利。”我得意地笑了。
班里的同学也跟我学,用空圆珠笔杆套着铅笔头写字,直到不能写了,才扔掉铅笔头。老师表扬了我们。
受我的影响,爸爸注意环保低碳,用洗衣服的水冲洗马桶;上班不开私家车,坐公共汽车;用洗菜的水浇花。
周末,妈妈从超市回来,提着个大塑料袋,里面有好多东西。我劝妈妈以后别用不能降解的塑料袋了,改用环保购物袋或者竹编篮子,能多次重复使用,符合环保低碳的潮流。
妈妈看着我,好像不认识我似的,说:“你成个环保低碳的小专家了,知道的比大人还多,你说的对,就按你说的做。”
此后,妈妈每次买东西都提着个竹编篮子,也过起了低碳生活,成了低碳一族。
福州市茶园山中心小学三年四班:张安琪 指导老师:游向平
标签:低碳


作者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星期一,何老师告诉我们这周星期五要竞选班干部,让大家回去准备竞选班干部的演讲稿。我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写了一篇初稿,在妈妈的辅
- 有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爸爸给儿子买了一个气球和一本童话书,爸爸让儿子坐在路边的板凳上,儿子一边拿着气球,一边看着童话书。突然,从对面走
- 今年暑假的旅游,我们决定不跟旅行团,自己去新加坡游玩。妈妈说:“考验你英语口语的时机到了。到了国外,别人可能听不懂中文,你要试着用英语和他们
- 昨天,老爸一不小心吃了一根“超辣青椒”,那样子真是好笑极了。吃完晚饭,我在餐桌旁兜圈子。突然,老爸杀猪一般嚎叫起来:“好辣啊!”我仔细一
- 有一件事让我很难忘。 有一天,吕怡凝过生日,中午,我们班同学为她过生日。吕怡凝先给我们发盘子和叉子,然后她给我
- 今天,我在家里面吹泡泡,这泡泡可好玩了。在我家附近,我发现了一个买吹泡泡的东西的一家小店,我花了五元把它买了下来。回到家,我兴高采烈
- 暑假的第二天,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上海旅游,知道了这个消息我一蹦三尺高。第一天,我去了很多地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东方明珠。我们来到了第二
- 暑假的一天,爸爸带我到乒乓球馆去打乒乓球,我高兴极了,因为爸爸的乒乓球技术可高了,拉扣、磕、反磕,无所不会,我多
- 听着烦人的蝉叫,不愿与炽热太阳作对。记得在我刚转学不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有一个扎着一个高高的小辫,脸上有两个像珍珠般大小的笑窝,粉嘟嘟的脸带衬
- 早就听说美好易居城的房子在泰州是数一数二的,今天一早,我和妈妈来到易居城准备参观一下。我们跟着导游沿着小路向前走,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这
- 星期一,我妈妈带我去补习英语。来到了教室门口,我跟妈妈说了一声再见,就进教室了。来到教室,老师先发了几本书给我,再让我坐在右边的
-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又开幕了,每个班的运动员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先看跑步比赛,那里正在举行100米决赛,只听一声发令枪
- 我的班级是三(1)班,班里共48人,我们班是一个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班级。学校举行拔河赛,在赛前老师鼓励大家要使出最大的力气,大家都充满
- 在小学的生活中,我经历过许许多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有的事情催人向上,有的事情发人深省,有的事情饶有兴趣&hel
- “爷爷,快来,叔公要和你聊天!”我从电脑前站起来,去扶在看电视的爷爷,爷爷戴上老花镜,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说:“好好!”我帮爷爷戴上话筒,打开
- “种啥得啥”,这是一句极为普遍的俗语。当我看到农民伯伯“种啥得啥&rdquo
- 今天一大早我和家人一起去爬山。我和妈妈准备了牛奶、薯片、水果等……我们一起来到山下我们就满头大汗,我赶紧从袋子拿出毛巾来给我自己擦擦
- 人们经常说;“人心齐,泰山移。坚持就是胜利。”今天我懂得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亲身体验了这样的感受。上课了,欢乐谷作文老师笑眯眯地宣布:“
- 我的名字有的稀奇古怪,有的太文雅,有的…… 1、[董新蕊] 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
- 隔壁家的阿姨家说新开张了一家照相馆,而且还免费拍前家福,于是爸爸就决定带着我们全家人去拍照。第二天,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和姐姐去了那家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