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魂读后感
作者:侯翔 (字数:900字)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第一人;1984年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中国奥运第一金;容国团-新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高敏-勇攀高峰的跳水皇后……这些例子太多太多。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了!整个国家都亢奋起来,漫天都是缤纷的烟花,空气被带着沸腾起来,奥运已经扎进人们的心里,大家对他的重视度已经达到“沸点”。由那一晚,我的脑海里也深深印下了奥运的影子。转眼间,八年已匆匆而过,时间快如流水,5.12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空前的灾难,祖国母亲伤痕累累,兄弟姐妹患难与共。中国人民是从来压不跨的,中国人民又挺起了脊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每位炎黄子孙伸出了双手,世界人民伸出了双手。这时候,国家主席亲临震区,重建家园;这时候,我们的 * 全力写出了四个大字“多难兴邦”。
这时候奥运来了,来的那么突然……
刘翔因伤退赛,但他的丰功业绩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2008北京奥运会,在这里,世界的舞台成了中国健儿扬眉吐气的舞台。51次《义勇军进行曲》折服了世界人民。
大家正在慢慢品味奥运精神时,奥运又走了……
这一天,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和海内外同胞的希望;这一天,我们告别了中国无奥运的历史遗憾;这一天,我们奋臂高呼:中国好样的!尽管心有不舍,尽管不愿离去,但谁也无法阻挡滚滚向前的时间之河,裹挟我们奔流而去,但请相信,北京奥运会是结束了,我们心中的奥运火焰,将永远不会熄灭。
荣誉面前体现中华魂,灾难面前更是如此。因为我们知道:再大的灾难除以十三亿,灾难何其泪少小;再小的援助乘以13亿,数目何其巨大!
我们坚信“众人划桨开大船”,你我的参与,家园一定会更美好。
我们用自己最真诚的微笑,面对世界,温暖世界。“心系奥运,健康成长”,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共同创建和谐、美好的未来!
中华魂读后感五年级一班 侯翔


作者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读了《古炮》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腔对外国侵略者的痛恨,一股对为国尽忠的
- 星期五上午,我读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叫做《爱因斯坦的镜子》。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爱因斯坦小时侯十分贪玩,让母亲
- 古往今来,欧洲大地都有着无数聪明绝顶的能人智士,向往着那把寒光四射的将军指挥刀,向往着那匹百里挑一的骑士千里马,
- 看过中国的四大名着,是否看过德国的名着?《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在德国就像《西游记》在中国一样家喻户晓。 推荐一本
- 自从我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思绪万千,文章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一种与作者共鸣的
- 当我翻开《严文井童话选》,《小溪流的歌》这个新奇的题目跃入了我的眼帘。难道小溪流也会唱歌?他唱什么歌呀?怀着好奇
- 今天,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我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
- 灯光是多么光明,多么温暖,现代,我们所有人对灯光都非常熟悉,从没觉得这灯光有什么特殊,但当我读完《灯光》这篇文章
- 永远的丰碑 ——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灵被深深的震撼了,刘胡
- 《爱的教育》是针对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写的,读完后就知道它是一本令人获益匪浅的良书。 《爱的教育》的写作形式采用了
-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我在观看电影《青春雷锋》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电影《青春雷锋》讲的是雷锋的一生。
- 《青铜葵花》这本书令我十分感动。这本书向我们述说的是一个在城女孩的葵花和一个乡村男孩的故事。葵花和她的爸爸来到了大麦地,一次意外她的爸爸被水
- 看罢由法、美、意三国合拍的《80天环游地球》后,我深深地被这个影片吸引了。 故事主要讲述了英国绅士非利亚福克和
- 雨,字典中是这么写的:从云层中降向大地的水。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名人写过雨: 韩愈《初春小雨》:“天
- 12年前,当洪战辉也才仅仅只有12岁的时候,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了一个弃婴,母亲离家出走,养育这位捡来的小
-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我和妈妈换位置》,文章叙述了一个孩子和自己母亲换了位置后的感想。母亲,我们的母亲,在我们的印象中,母亲是怎样的
- 读了《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之后,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平静不下来。尤其是文中的“母亲”自己都
- 成功是树,要想开出绚丽的鲜花,就要用信念之水浇灌;成功是塔,要想徐徐登顶,就要让信念之心注满每一步脚印;成功是灯
- 生命,是世界万物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才会得到生命的回报。一个淘金者遇难于荒岛,他扭伤了脚踝,被一个同伴抛弃,没有了食物
- 大家都看过《窗边的小豆豆》吧,但是你们知不知道这本《佐贺的超级阿嬷》呢?它是继《窗边的小豆豆》之后,又一部深受老师、家长和孩子喜爱的教育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