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人类”——读《病人》有感
作者:徐若媛 2014-08-12 14:40:10(字数:700字) 推荐作品
“病人”,一个普通而又随处可见的字眼,也许,他们的举动有时会让你感到奇怪,甚至厌恶,但他们,也许比常人更富有同情。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一篇叫《病人》的短文,它的主要内容是;一位精神病人非常富有同情心,经常帮助别人,但她做的种种事情却让别人感到奇怪,甚至厌恶。
病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病人?是那些自私的正常人!我沉思着,难道他们的同情心已被一点一点消磨,甚至没有了吗? 难道他们连一个病人能够做到的事都不能去做吗?
乐于助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美德也在一点一点流失。其实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上前进的道路。可现在的人们似乎并不懂这些,他们只是一心为自己着想。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冷漠,如此自私?是恐惧!因为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会发生许多让你意想不到的事。于是,所有的人便不想去帮助他人,因为他们怕自己的信任会被剥夺的一无所有;怕自己的关心在流言蜚语下会变得不堪一击;怕自己的同情心会招来一串又一串的事情......
今日回顾过去,我似乎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病人”。
冬天的残阳倾洒在人们脸上,我走在街上,带着骄傲的心,居高临下地看着一位乞丐,我用一个成功者的目光看着他,而他那破烂不堪的衣裳和冻得瑟瑟发抖的神态更是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他慢慢向我走来,用那冻得通红的手拿起布满尘土的杯子向我乞讨,而我,只是不屑 地笑了一声,随之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读完文章,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灵的美丽,人格的健全,但也让我感到了正常人格的扭曲,自私的可怕。人们啊,减少一点儿冷漠,增加一点儿同情吧,不要再让我们的“病”越来越严重了!
标签:病人,自私,乞丐,650字作文


作者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高尔基曾经说过:“母爱如父爱一样无私,她不求回报;母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
- “每一次都在孤单徘徊中坚强,每一次……”当我每一次哼起这熟悉
-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我和妈妈换位置》,文章叙述了一个孩子和自己母亲换了位置后的感想。母亲,我们的母亲,在我们的印象中,母亲是怎样的
- 一本散发着墨香的语文书摆在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最使我感动的是&mdas
- 《西游记》这部经典的文学名着,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家喻户晓了。我想不少文学家已经发表过这部名着的言论了,所以我不
-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美好。这句话说得多么对呀。如果,人人都富有爱心,那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幸福。是《焦香满怀
- 我是一个《小王子》爱好者。《小王子》和《小王子II》我全都有。 在《小王子》中,作者讲述的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
-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新一代的中华少年,我们怎能不为此而深感自豪?又怎能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呢?怀着对祖国的热爱,李少白
- 当我捧着语文书翻看目录时,《大瀑布的葬礼》这个题目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我便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大
- 什么是爱?我带着这个哲理性很深的问题读完了《小抄写员》一文。这篇文章充分回答了这个问题。书中的父子深情是那样令人
- 十一月十七日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全体六年级学生,观看了电影《我的长征》,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九十多分钟的一场电影好似
- 听说,华罗庚是自学成才非常伟大的一位数学家。今天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了《200个名人的童年故事》里的《华罗庚》
- 2009年10月1日的上午,我和妈妈、爸爸打开电视,一同观看国庆大阅兵。 金秋的阳光洒满了庄严的天安门广场,镶
- 我学过不少篇课文,从这些课文中,我认识了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蒙古猎人海力布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鲁迅先生具
- 今天晚上我去看了《叶问2》这部电影颇为感人。 这部影片激起了我爱国之心;激起了我对做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我在
- 朱自清是现代中国着名的诗人和散文大师。大多数人对朱自清的诗并不是很了解,但说起散文,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篇《背
-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是这样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 这两天,我看了一篇短文: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沿着海边散步。他注意到,有许多小鱼被暴风雨卷上岸后,困
- 今天,我看了一篇有关于海伦'凯勒的童年故事,令我非常感动。 事情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亚拉巴马州。海伦出生时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