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
作者:不详 (字数:1700字)
印象中的荷兰阿姆斯特丹里最与众不同的是悬在高空中金黄色的太阳。我没有去过那个以风车享誉全世界的地方,而在我极度有限的想象范围内,我仅知的是那是一个用色彩拼凑而成的国家。我的这一认识,归功于一百多年前的文森特?梵高。而阿姆斯特丹那轮金黄色的太阳,正是他用尽他整个生命涂绘而成。
我通过一本薄薄的小书与他见了面。他的本人一如该书封面上的他的画像那样庄严然而憔悴,他的头发被扭曲成愤怒的金黄色,他的眼神中有种令人捉摸不透的神秘。他凝神沉思,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狂热气息丝毫未被将近两百年的时光削减。他忽地将炯炯目光射向我,那目光中的锐利逼得我无法呼吸。随即,他消失了。我摸索着他留下的色彩的痕迹,走进了他的世界,听他用平淡的语气将他的故事娓娓道来,试图在时光的罅隙中找寻他能用画的片段和色的印记让人窒息的原因。
小时候的梵高是一个乖巧温驯的孩子,与弟弟截然不同的是,他对色彩怀有一份敏感。他总是流连于色彩斑斓的画廊,搜刮肚内一切所致的词汇来形容自己对画面的感受。父亲渴望他继承父业,当一名传教士,然而他却渴望拥有一支画笔,能涂抹出堆积在他内心已久的狂热。
无法说梵高是一个绘画天才,因为从未见过一个著名画家不是从小就开始学画的;无法否认梵高不是一个绘画天才,因为从未见过一个将自己的画笔贡献给单调线条的画家能够如此逼真地将偷来的灵魂,安置在原本空白的画布上,让疲倦已久的视觉得到冲击。梵高始终如一的坚持着自己的风格,尽管他的不流畅甚至扭曲的线条常被循规蹈矩的画家哂笑,尽管他的涂满热情的画常被画商冷漠的眼神见顾。他生活窘迫,常常三餐没有着落,但他从不冷落他的画架。每当饥饿来临时,他会用色彩来安抚空荡荡的胃。他从不舍弃他的画笔,只因他早与绘画立下海誓山盟,此生此世不离不弃。
我以一个旁观者的姿势站在了他的世界里。我看见了他被他爱的人舍弃,我看见了他的郁郁不得志,我看见了他被他人误解,我看见了就连街头的小贩也瞧不起他,甚至将他撞倒在地。他身上绑着的画架被摔成碎片,他内心深处的一团炽热的火焰燃成了灰烬。
然而,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目光从未因此黯然失色。鲜艳、明烈的色彩从他的画笔之下流淌出来,蜿蜒而成一股奔流不息的灵魂之泉。
世事不公。他身前不被人理解,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落在别人眼里都成了可笑的符号。他用他的色彩绘出的金黄色的向日葵被人唾弃,他甚至被妓女讥笑。她们说他不如她们,她们尚可用身体为自己换来面包,而他呢?他一无所有。他连一幅画也卖不出去,甚至还要向画商赔偿费用。
最后,他疯了。这很正常,不是么?在他清醒的时候,早已有不少人打他,骂他是“红头发疯子”。他的痴癫不正迎合了别人的眼光?这很不正常,不是么?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还未有画家会因艺术而疯狂。而他是被逼疯的。他对艺术的执着使他孤立,失去左耳的他仍换不回异性的爱,来填补他一生的空虚。
他的死去,是对灵魂的救赎。可幸的是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还有他的弟弟提奥陪伴他走完寂寞的人生旅程。
他等不到他被世人承认的那一天。当他人开始正视他,当他人以“伟大的画家、出色的画家与哲学家”来称呼他时,他已死去四十七年;当一幅《鸢尾兰》售价达到五千四百万美元时,生前难以解决饥饱问题的他已离世近一个世纪。
这一切,来得太晚了。
然而,无法否认的是,无论是在他的生前还是死后,原本繁荣却空洞的阿姆斯特丹,因为他的存在,顿显生机勃勃。
我用手指轻轻抚摸着画布上那束怒放的向日葵,那斑斓的色彩正在炽热地燃烧着。多少年过去了,那诱人的金黄从未被时间风化,而是在时间的洗涤之下越发地生机勃勃。我屏住呼吸,回想起梵高的一生,顿悟正是因为凡高用他整个生命来热爱着狂热的色彩,把他那无处安放的热情寄予灵魂之中,才会让他的画喷薄着亘古不息的灵魂之火……
不得不承认,在这个上帝已死的年代,真正能够让人灵魂出窍的,就是艺术家了。而梵高,用他短短十几年的绘画生涯,练就了偷窃灵魂的技术。
荷兰上空金黄色的太阳刺得人们张不开双眼,喷薄的光芒一如梵高那不息的灵魂。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风吹着杨柳的身躯,掠过叶子的斑影,打在泛着光波的水面上,层层的水便跟着风,带着光荡漾开来。于是夏的味道在风吹过的
-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题记 你是残风中的一粒沙,模糊拉人的双眼,于是人们开始为你悲哀,为你哭泣
- 十六,花样的年华;十六,青春的华尔兹;十六,人生的天籁。花开花落,时光荏苒,伴随秋夜那淅沥如六弦琴声般的小雨,十
- 这个夏天开始热得不像话。 每天早上我都很早起来,吃完早点便一晃一晃的去学校。早上太阳普照大地的时候,我已经
- 佛堂前的檀香袅袅而起,那似繁实慢的木鱼声声繁华退尽,香花满衣再闻得鸟语清脆,这片禅院,不是人间胜地却胜过天堂。
- 我有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许多故事书。我最喜欢的是一本很旧的书,叫《故事大全》。看到这本书,小时候买书的情景就浮现
-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无忧无虑,乐陶陶……”每当听到这熟悉的
- 身旁的玻璃隔绝了室外雨的喧嚣,躺在被窝里,望着雨水聚齐又滑落,感觉这种生活好无聊。不想浪费时间,只想不停地写字,
- “闲在路边的椰树叶,它有一整天的时间。荡起海风吹红的脸,悄悄飞去了东南边......”唱
- 我们慢慢地走过营地走上山坡,漠漠平原,惟有这一座无已山孤独的蜿蜒,听说是一直连到天山西麓。多年来我早已迷恋上这一
- 时常问自己,为什么要长大?为什么时间飞逝我已经进入16花季?心底的声音告诉我“你长大了?&rdquo
- 钱塘小学,是我的母校。对她的记忆里,不能少的是后门的小巷——华林横巷。黄昏的喧闹时分,是放学的我们,攥着包装袋,分享着廉价却令人迷恋的零
- 清晨,当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时候,长江河上的渔船便开始攒动起来,渔翁们也开始了他们忙碌而充满希望的一天。
- 远去的街角,寻不回的从前…… ——题记 结束了繁忙的初四
- 八十次河化河开,八十回雁去雁来,多少人在忠诚地守候着这一天:雷州一中八十华诞。雷州一中的校友们,一次次地打从这里
- 淡馨是女生。 棕木是男生。 淡馨坐在棕木的左边,棕木坐在淡馨的右边。 淡馨宛若她的名字,淡雅清馨,清香而不
- MITA最终还是走了,她说如过她不离开,她就会冰冻而死,就如北冰洋里的热带鱼。 不知为什么,在她走后,我越来越
- 记忆深处,穿越万年,阳光依旧,白云依然,城楼的雨声唱响万年的歌,灰色天空,蔚蓝不再。 想象深处,光
- 其实我们的存在都是多余,地球哪天突然没了我们会转的更快”曾几何时,这句话萦绕耳畔,我在想那是不是要成
- 屈子、王勃、苏轼乃旷世奇才,屈原自沉与汨罗,王勃罹难于南海,苏轼泛舟于江上。他们一生沉浮,却最终只是&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