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那座石板桥
作者:不详 (字数:1000字)
村头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夏天河水是凉的,冬天河水是暧的,这一沟碧波,悠悠的飘然而去。飘散了多少至真至纯的纤纤年华。
小河上有一座窄窄的石板桥,桥的对面就是我童年的学堂。每天我都会踏着这座窄窄的小桥去追逐我孩提时的梦。
每天清晨出门奶奶都叮咛我,要好好上学,过桥的时候要小心。那时候我总爱玩,学习成绩也不怎么好。但我很听理解奶奶的用心良苦。所以每当我路过这座石板桥的时候,心里总会想起她的那一番话来。
有时候时间早,我就会放下书包静静坐在石桥上面沐浴暧暧的阳光,听听这潺潺流水之灵动。郁郁树荫上鸟儿之啾鸣。或憧憬如诗如画般的明天。
清晨小桥是我快乐的起点,黄昏小桥是我幸福的归途。每一次经过这里就像和老朋友谈心一样很温馨、很惬意又很踏实。
有一年冬天,川西平原下了一场很大的雪,雪花如白鸽翱翔一般在空中轻轻飞舞。风儿把片片雪花撒了一地,深夜依晰听得见小屋周围的竹林里偶尔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第二天早晨才发现一些竹子已经弯下了腰,大自然为它披上了一层雪白的冬衣。
这一天我就穿梭在白悠悠的乡间小径上,继续追寻童年时代的梦。
这时的石板桥就像一块天然的大雪糕。真不想损坏大自然送来的精美艺术品。然而桥那边的朗朗书声就宛若一支天籁之音飘在漫漫雪花之中,这时朵朵雪花更像是跳动的串串音符,和着朗朗书声在空中起伏跌宕、漫天飞舞。于是我小心翼翼的走在堆满厚厚雪花的青石小桥上。鞋底与桥上的积雪发出的摩擦声就好似音乐厅里荡着的七彩音律,声声入耳。
看着石板桥上留下的那一串小脚印,我笑了。难道这就是岁月的足迹吗?
雁来雁往,花开花落。岁月已漫步十余个春秋,我也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小毛孩子了。树上的细细柳丝轻轻飘舞,飘起了我的思绪。多想再回去看看昔日的那座小桥啊!
如今我又回到了老朋友身旁,这座童年的小桥依然静静的躺在那儿。它知道我会来,它是在等我吗?它还是那么的年轻,一点也看不出岁月曾经从这里流淌过。
我又坐在了它的怀里,就像小时候走路累着了一样依偎在它的身旁。细细的聆听这一沟涓涓河水哗啦啦的歌唱,这歌是唱给我们俩听的。它永远也不会寂寞,因为有小河为它唱歌。
昨天的束束暖阳,照不到今天的树叶。但往昔的小桥带给我的点点滴滴我都历历在目,直到永远。石板桥将会继续为人们奉献,继续坚守它作为桥的那一份责任。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泪,在我以前的生活里,眼泪是个介入者,以前,它和我要强的性格不搭配。但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对它的看法。 泪,总会
- 那一年,那一天。 她第一次挨爸爸的打!一个巴掌,还流了鼻血。 因为她没有跟大人讲就和弟弟一起和一帮大哥哥大姐
- 我们的天空还是那样的蓝,可惜失去了有你的精彩,你曾说过你的世界因为有我而不一样 现在你的世界也许有了很多人吧!
- 我家住在四楼,楼上有一对老夫妻,都八十多了,但身体很棒。许多次我打开门,见爷爷一人背着个又大又重的液化气罐,而带
- 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我想我等我期待,未来却不能因此安排。 学者大人应该有的动作,翻来覆去像是让
- 题记:2004年夏天的那一场“非典”引起了全国上下数亿民众的关注,大家对此都投入了强大的
- 女孩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女孩。当然,她有很多的理由来证明这一点。女孩有苗条的身材,一头飘逸的秀发,一双明亮似星
-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开始一个人在外边过节了,也忘记了自己是多少次孤单地想家了,只是有种想流泪的冲动,酸酸的感觉总在眼
- 刹那阴阳的胶着,便呤写,暮雨轻风,得淡若止水。 淡,是一种境界。 怨天或者尤人,只是远古了的悲凉。如那月,无
- 恐慌,是面对一个陌生世界时所产生的恐慌。进入这个新的班级,一切都是陌生的,内心的恐慌就算用我斜斜歪歪的文字也表达
- 人生是一出戏,每个人都是戏中的角色,都有自己的台词,自己的戏份。生、旦、净、末、丑,你方唱罢我登场,做好自己能做
- 栀子花又开始了灿烂的一季。墙角边,庭院前,阳台上,楼道口,到处可以看到粉嫩粉嫩,像蝴蝶一样微微舒展着双翼的淡白色
-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青春是一段坎坷的路程,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青春更
- “好球!”什么事?当然是中国夺金拉呀!林丹获得了男子羽毛球单打金牌! 比赛一开始,林丹
- 记忆中,那个夏天,仿佛做了个冗长梦,梦醒了,世界早已不是以前的摸样了! X去了离这很远的哈尔滨,坐很久的火车,
- 冲一杯茶,在灯火的照射下,看着原本枯萎卷缩的叶子,在100度的热水中慢慢的苏张开来。一片又一片的在水中,向上向下
- 那一天伴着夕阳的余晖,我独自走在那小路上,与她擦肩而过,缘分便在此定格,在我的心中绘成了一幅秀美的画卷。我的心绪
- 在人生的旅途中,或有欢乐,或有悲伤,但这一切的情感一旦通过阅读的洗礼,一切情感都已全无,只剩读书之乐。 或许有
- 苏轼在千年以前就曾经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面对同样的事物,同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