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回家的路
作者:不详 (字数:1000字)
清脆的车铃声划破了乡间小道的宁静,我和妈妈骑着自行车,行走在前往外婆家的路上。
眼前的景物历历在目,可是我却记不起去外婆家的路了。唉,算一算,我已经有五六年没有在外婆家过上一个像样的端午节了。很多次是因为要上课而没有时间去。这一次,端午节能放假了,我终于可以回外婆家过端午节了。
好不容易跟着妈妈走完了那条印象模糊的山路,眼前出现了一座熟悉的房子。我下了车,轻轻叩了叩有些陈旧的门。
“呦,小妹回来啦!”和蔼慈祥的外婆亲热地叫着我的小名,“你可真是难得回来一次呀!”
跨进四四方方的庭院里,一阵清香扑面而来。我仔细地寻找,原来每扇门前都挂好了艾叶和菖蒲。我贪婪地吸吮着这股药香,虽然城里也会象征性地挂上一两束,到底也没有乡下的这味儿浓啊!
我正沉浸在醉人的香气里,妈妈就唤我到厨房里来。到那一看,桌子上放着一盘系着五色丝线的大棕子。
“吃吧,这可是我亲手做的哦!”外婆有些得意地说。
我解开一个粽子,咬了一口,棕叶的清香和红枣的甜味,让人唇齿生香。这味道,我遗忘了多少年?超市里出售的包装好的粽子,怎么有手工制作的这样可口,又怎么会有这般情谊绵长?
可是一连好几年我都吃着那样不完美的粽子呀!
我从前的端午节是怎样过的呢?我不过是随便吃几个超市里卖的粽子就完事了。
其他的节日又怎么样呢?答案让我羞愧不已:中秋节,我只关心月饼好不好吃,清明节,我没有为已故的长辈扫过一次墓;甚至在除夕,我认为春节联欢晚会没有意思,赖在电脑前看好莱坞大片去了。
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一到圣诞节的时候。我和同学们就忙着互赠贺卡,祝福“圣诞快乐”。
我再也不敢想下去,起身走出了屋外。
是不是嘴里充满巧克力的美味,就忘记了中秋美酒的醇香?是不是随着 * 的风行,就遗忘了“国粹”京剧的魅力?是不是唱着英文歌曲,就不知道《茉莉花》的旋律。传统文化正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渐渐不被人喜欢-----然而,我们的灵魂的家在那儿?
传统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精神家园。回家吧,我对自己说。
我找到外婆:“外婆,给我唱首童谣吧!”
外婆有些惊讶,但随即就用苍老古朴的歌声唱了起来。
听着童谣,我感觉自己真的回家了。
来吧,我们,一起寻找回家的路。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我想我等我期待,未来却不能因此安排。 学者大人应该有的动作,翻来覆去像是让
- 街道上每一个路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太阳,有的投射出温暖的光芒,有的却是暗淡微弱。正是因为这世上有了光,有了爱,有了心
- 很多的话要说,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偶然发现一个很清脆的声音,还有好多的好歌我还要有听过,原来我的音乐是那样的
- 这些日子单薄如水,但如水的日子有匮乏氧气,我呼吸困难。尝试了各种办法去寻找新鲜的空气,都是徒劳,我在BBS上疯狂
- 宋青青记忆经不起岁月之河的冲刷,许多往事早已随波而去。但那丝情般的春雨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噢,是那童年的雨季..
- 前一段时间在为一个问题苦恼:女孩子到底是留着长头发好还是短头发好?每当想起这个问题我就很无奈地用手指卷着头发,发
- 一行人上了六楼,迟疑了几分钟,终于都跨入了门槛。这是一个灯红酒绿的境界,“在屋顶唱着你的歌&hell
- 16岁生日,印和给我生日礼物。粉色的礼品盒,暧昧的让我舍不得打开。印和的指尖挑过我的头发。印和的手指很温暖,如阳
- 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孤独! 大千世界,一个人独守自己的那一片天地,真可谓孤也!独也! 我们每天都重复着三件事:
- 青春:嗨!你好。 50年后的我:哦,你是? 青春:我是青春啊,你不记得了,50年前,我们可是天天在一起呢。
- 伴随着浓郁的香味,慢慢地走近,走近一片葱郁的薰衣草丛,拨开草丛突然发现,“咦,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
- 或许生活就是这样。 总对一些大起大落无动于衷,却被那些偶或飘来的,带着淡淡清香的信件感动得泪眼婆娑。 或许生
- 一个平凡的下午。 妈妈依旧在看热播的韩剧,爸爸则做在电脑前死死地盯着他关注的股票。烦躁的心情使我不能闻到书的芳
- 当绿绿的草地长上了淡蓝色的小花,之后草地换颜之后,花片离开花瓣,之后在贫瘠的地方就开始续写着这段淡蓝色的梦第二年
- 好久没有写点东西了,是假期的懒惰,是心灵的空虚,还是我没有了学习的依托。一切似乎都在冥冥中注定!我们祈祷的,我们
- 幸福是一把钥匙,带领我们开启智慧的人生。 菊香悠悠 夕阳的余晖懒散地撒在大地上,天空显得不修边幅,失去了白昼
- 有些爱可以一辈子执迷不悔执拗到底。世间的人不论谁都是满身风雨的,在默默承受着。不过爱死亡的时候,我们将靠什么去延
- 记忆的闸门总是在美好的时刻开启,在升入初中的第一晚,我久久不能入睡,我的思绪回到了我的母校。 依稀记起我的老师
- NO。1独木桥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熟悉的曲调,优美的旋律,荡漾起小时候美好的
- 穹宇苍苍,云涛沉沉,风萧萧兮崤山冷 战争年年,死伤累累,天茫茫兮易水寒 公元前625年,孟视明为报崤山之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