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全
您的位置:>> 作文大全>> 高中生作文>> 高一作文>> 话题作文>> 梦变作文

梦变

作者:不详 (字数:1000字)

  小时侯,常常仰起天真的脸,看着远方的星星,看见的是星光灿烂,那时侯最大的梦想便是变成一颗星星,闪烁星河;长大后,看着同样灿烂的星空,看到的却是若隐若现,也总感觉到一种若即若离的伤感,我不知道,是我变了,还是星星不复从前?

  小时侯,有过很多的愿望,有过很多的追求,但在一个又一个春去冬来中,那些梦想也只能在短暂中流逝,就像蝴蝶只有夏天美丽,昙只有一夜的芬芳,我也追求着最后一片落叶在秋风中打着旋儿的痕迹,就这样长大。长大后也明白似乎醉文的人都是那么淡泊名利,那么脱俗飘逸,就像李白的飘然化仙,渊明的陶陶而醉,我也知道,终有一天,我会在一个三岔口,偏离预定的轨道,因为,世界会变,那种淡淡的追求不会变: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青春将芜!。

  昨夜,做了许多奇怪的梦,我梦见柳永在“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自我嘲讽后变得沉默、荒唐、堕落,无尽的泪水、强做的欢笑演绎的是一幕“白羽坠尘”,在那出折子戏里有柳永的无奈抑或才子的无奈抑或社会的无奈。我梦见了李清照在丧夫之后的那种苍白,以往的“误入藕花深处”的闲情不在,“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的飘逸不在,那种对红尘的留恋不在。变,变得落寞,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中迷失了方向;变,变得凄凉,在“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日日消沉;变,满目的孤郁、满脸的沧桑……冬天的落暮转眼即逝,蛮荒的大地不再有飞鸟声,也不再有人会去聆听……

  梦里也有那些飘逸,唐寅人在绝望仕途后变得荒唐,大闹宁王府的他躲进了桃花坞,在那里有灼灼其华的桃花与他共眠;周敦颐也远离了那些纷纷扰扰,轻歌曼舞,睡梦中也传来芰荷生香;陶渊明放弃了自己的前程,醉卧东篱,放眼忘去的是悠然南山,风中轻飘的是被蜂蝶弃的菊的冷香,和着那种醉意以及飘然的微笑。

  白云苍,世界每日一变,在浮华闪烁中我梦见的是长笛倚楼,笑看江湖老,就象席慕容所说的那样让梦变成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看不到消逝的痕迹,也许那一天,会有飞鸟掠

  过蛮荒,而你正望着树梢聆听飞鸟声声……

 

标签:梦,愿望,话题作文
0
反馈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当记忆也会散场的时候,你是一个人落寞的站在原地等待那些再也回不来的幸福时光,还是你会将它永远留在记忆里,一直等到
  •     黑夜永不停留  黑夜总会离去  纵使你用百万颗星辰  把它订在天穹  纵使你用风儿将它束起  又用月亮为它结
  •   喜欢杰伦的歌,这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事实。  最初的《爱在西元前》,便让我无可就药的喜欢上了那个戴着鸭舌帽的大男孩
  •   花柳繁华之地,萧萧雨声之中,紫色素衣轻披于肩,淡雅之香弥留于际。即使枯萎,即使凋零,即使残损,即使被烈日蒸融得只
  •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又同时出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而这角色的好与坏影响着这个世界太平
  •   蝉用脱壳的拐儿让自己从硬壳里褪下来,它有一层有一层的壳,它要一次又一次褪壳,到死,到老。  蝉没有自由,可它却依
  •   生命就像蝴蝶,享受它的美丽,同时也要承受它的脆弱,就算全世界都没有人爱你,你也要学会怎么爱自己,告诉自己再痛的夜
  •   感谢上帝,创造了“可能“一词,给人生增添了许多姿彩,更给人生品尝意想不到的滋味,还有更多
  •   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孝子的形象是怎样的?他们又会流露出怎样的表情呢?是不是像“啮指痛心”
  •   曾几何时,愉悦聆听诗的文字,任心灵快意;曾几何时,飘然走进诗的海洋,任思绪遨游;曾几何时,怡然探寻诗的意蕴,任浮
  •   2008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那一天,全国人们记在心中。“妈妈……,
  •   夏天的夜风,柔柔地吹过来,脸上有一种被暖暖的手亲抚的感觉,很令人舒心。仰望着璀璨的夜空,静谧抚平了一颗起伏的心,
  •   他(她)的柔情蜜意,他(她)的真挚友谊,都在这一声声柔声的呼唤中,化作 * 的雨,贴入人心。  —&m
  •   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
  •  站在海边,看那浪花溅起,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吹散在风里。看那潮起潮落,一股力量在心中涌动,那是朵朵浪花猛然地撞击着石
  •   吾生晚矣!无缘与饮中八仙同醉同歌,笑傲浮沉人生;亦无缘与李易安一同穿行于出水芙蓉深处,与鸥鹭为友,共度生活的欢乐
  •   弟子们要去朝圣,禅师让他们带上一些苦瓜,并嘱咐他们每到一间寺庙,都把苦瓜摆在供台上拜一拜,每经过一条圣河,都把苦
  •   给我一片天空,任由自己发挥的天空;给我一片天空,任由自己闯荡的天空;给我一片天空,任由思绪飘遥的天空。再给我一顶
  •   父母“生活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老师“跨过动乱年代与之檫肩亲历的开放&rdq
  •   试卷纷飞,雾气氤氲,推动在干净的眼镜,记起五年前在音响店和那个“精灵”的邂逅。  &md
手机版 作文大全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