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全
您的位置:>> 作文大全>> 高中生作文>> 高一作文>> 读后感>> 观《圆梦2008》有感作文

观《圆梦2008》有感

作者:不详 (字数:900字)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伴随着这首旋律优美的主题歌,令人期盼已久的北京奥运会终于拉开帷幕。古老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和中国人民所获得的伟大成就,都在开幕式上被完美的诠释了。就在这一刻,世界各国人民怀着美好的期待和憧憬,敲开了北京奥林匹克的大门。

  在接下来的16天里,每一天都发生着奇迹,每一天都上演着感动。在《圆梦2008》大型纪录片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体操运动员,她的名字叫秋索韦金娜,她是一位连续参加了五届奥运会的40岁“高龄运动员”。其实,她只计划参加两届奥运会,但是,就在她将要退役的时候,从医院传来了噩耗,她的儿子得了白血病!为了给儿子挣医药费,她不得不放弃退役的打算,继续她的体操生涯,为了在今年的奥运会上比出好成绩,她付出了比别人多十倍多百倍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北京奥运会的一枚跳马银牌。秋索韦金娜的故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因此,她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母亲”。在北京奥运会上,秋索韦金娜将体育与家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显示出了奥运会作为一次人类历史的盛会所展现出的人性化的魅力。而在另一个赛场,国家体育场鸟巢中,田径项目的比赛也陆续进行,在女子短跑的跑道上,我们看到一位穿着普通T裇的女运动员在奋力奔跑。虽然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我却清楚地记得:她,来自那个战火纷飞的伊拉克。由于战争带来的困扰,她不能够进行正常的训练,甚至连一双像样的运动鞋一件像样的运动衣都无法也没有能力拥有,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奥林匹克的精神可以跨越一切,为了梦想,她什么都不怕,尽管最后她没能进入决赛,尽管她以小组最后一名的身份结束了北京之旅,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相信,这次的旅行不仅为她,也为所有的伊拉克人民带来骄傲!同时,再次向全世界证实了奥林匹克的魅力。

  短短的16天,带给我们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超越与惊喜,一次又一次的奇迹与感动,奥林匹克精神在飘动的五环旗下熠熠生辉,在燃烧的火炬下闪耀光彩,在世界人民的注视下走向辉煌!

  圆梦2008,圆梦北京!愿奥林匹亚的圣火带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祝福,一路走好!

 

标签:圆梦,生活,读后感
0
反馈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读《边城》有感亲爱的翠翠:  最近还好吗?摆渡的日子还顺利吗?摊送回来了吗?呵呵,好久不
  •   在和一位朋友交流时,我问她作文为什么写得那么好。朋友推荐我去看曹文轩的小说。  几天前,我捧起曹文轩的《草房子》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
  •   我的生命路途中有多少个10月?多少个10月怀有多少个忧伤?我从不敢去创想《10.忧伤》我想这是对梦最好的诠释&h
  •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束缚他们的,是对物质生活的苛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
  •   漫漫人生路,也可谓之“苦苦寻梦路”,而在这布满荆棘的人生旅途中,有一群人却散发着别样的光
  • ——观建瓯一中校史有感百年沧桑,你从历史的尘埃中徐徐走来;千年一叹,你因风雨的洗礼而魅力无限。——题记清晨,我撑着伞,伫立雨
  •         一个真实的故事,记载着一段悲惨
  •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叫《坚强的小蜗牛》,主要讲小作者在花园里散步时,发现了一只小蜗牛正在一棵树上爬,好像要想爬上树
  •   升高二了,暑假里从电脑上下载了很多小说,大多是穿越古代言情的,真真是看疯了。其中最令我震撼的莫过于《繁花落尽执何
  •   昨晚,查看了《读<草房子>》的评论。推荐我读《草房子》的朋友很高兴,继而又推荐我去读《青铜葵花》。其
  •   “生活”是一个代名词,也是一个体验。没有“体验”,又和谈&ldq
  •   由《未来战士续集》、《异形续集》到史上最卖座电影《泰坦尼克号》,金牌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每次都把最意想不到的东西呈
  •   在夜幕降临的时刻,在别人欢笑的时刻,天空突然划落一颗星,它是那么暗淡无光,谁都没在意。天空再一次为她哭泣,再一次
  •   今天终于如愿以偿,看了想了好久的画皮。看完之后,我的心久久都无法平静,我觉得佩蓉和王生的爱情才是真爱。真爱并不是
  •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云泉》白居易
  •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
  • 我们诵读了很多经典,经典伴随着我们不断成长。“一个人可以失败多次,但是,只要他没有开始责怪旁人,他还不是一个失败者。”这是美国博物学
  •   大卫佩尔泽所写的《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叙述的是他成长的一些经历。  在这本书的封面
  • 无意中,一张静默在角落的黑白照片,使我驻停下脚步。一群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在江水里欢腾,黑白的照片映不出他们脸上的光彩,也模糊了
手机版 作文大全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