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不应抛弃温情
作者:不详 (字数:1200字)
《威尼斯商人》中有这么一句话:“一时的对手不应该成为永远的敌人。”乔丹也说过:“他只是我事业上的对手,生活中我们依然是哥们儿。”苏格拉底更是一言道出了真谛:“无论竞争多么残酷,人与人之间都不应该抛弃温情。”是的,竞争不应该抛弃温情。
金銮殿上,面对高高在上的武则天,狄仁杰壮起了胆子:“陛下,娄师德为官不正,贪赃枉法,曾因一件小事而滥杀平民——铁证如山!”说到这里,他心虚了。娄师德与自己素来不合,不论是在官场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劲敌。可今天所参都系子虚乌有啊,怎么办?把心一横,豁出去了。
武则天微微一笑,顺手拣了本奏折给狄仁杰:“爱卿,看吧。”狄打开一看,面色大变:上面全是娄师德请求为自己加官进爵的话。多少年来,强烈的竞争意识使自己的心灵严重扭曲,千方百计,他都想扳倒娄师德,可没有想到,对手送给自己的,竟是如此的一份真诚。也许激烈的竞争能蒙住人的双眼,然而心灵深处真诚的阳光必将冲破重重迷雾,照亮一片明朗的天地。人情之花,不应该被竞争的火焰熏得枯萎。
漆黑的夜,隔着帘幕,人们依稀听见从指间流淌出来的泉水般的声音。它轻轻地流动着,如朦胧的月光那样温柔,又如潺潺的溪流一般 * 。许多熟悉李斯特演奏技巧的人认为他的风格有了变化,取得了更可喜的成功。当演奏者在明亮的灯光中致谢时,人们惊奇地发现,他不是李斯特,而是另一位当时并不知名的音乐家——肖邦。毫无疑问,他一夜成名了。然而,安排这场演出的正是李斯特本人!
作为一名久经历练的乐师,他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他将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然而,一颗真诚之心使他帮助肖邦,哪怕是以自我付出为代价。
的确,竞争不应该是对对手的压制和打击,在真诚之心的指引下,竞争也可以变成一种扶持,一种鼓励,一种自我鞭策。人情,可以在竞争中升华。
据说,乔丹在一场比赛中看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比自己表现更好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我想,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友情、亲情,以一颗真诚的红心,来照亮前进的道路。
解剖:这是一篇议论文,观点非常鲜明:“无论竞争多么残酷,人与人之间都不应该抛弃温情”。文章截取了两个历史片段,一个是狄仁杰和娄师德的故事,反面说明人与人之间不应因强烈的竞争而扭曲心灵,抛弃温情;另一个是李斯特与肖邦的事例,正面说明在真诚之心的指引下,“竞争也可以变成一种扶持,一种鼓励,一种自我鞭策”,从而使人情“在竞争中升华”。正反对比,中外兼顾,既层次清晰,又有较强的说服力。此外,老练的文笔、叙议的结合也值得我们学习。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清晨,微明的天空挤出了肚脐眼,一线阳光从空露了出来。我暗暗地告诉自己:凤凰旅游开始了。 进入高中的新生有许多怪
- 因为台风的缘故,天空连着几天灰黑一片,温度也骤然下降,夜里看不到月亮更找不到星星的影子,被绝望所笼罩的夜弥漫着让
- 我们所喜爱的诗,有着秀美的词句,丰富的内涵,深沉的情感。而我们的生命亦隽美如诗,丰盛如诗,深刻如诗。诗喻人生,生
- 现代社会,贫富被装在一间间屋子里,那门锁对应的钥匙已真真切切地一如它的光泽般,成了实实在在的金色了。 甲问乙:
- 梦想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是上天给人的一种自救的武器。闲时读书,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谈到自己的生活:生下来后,父
- 常听人们说,荷花是花中的“君子“,所以我对荷花情有独钟。 每到夏天,荷花便开满了池塘。
- 由于作者阅历不足,功力尚浅,因此言语有所偏颇之处万望海涵,敬请指正。 应试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隋朝,我们今天所
- 在淡雅朦胧的清晨,我喜欢漫步在树影斑驳的林间小径,久久地凝视花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偶尔掬它入手,那分透人心底的清
- 有这样一则寓言:虹看到弧形的桥,向它说,他的生命比自己长久。而桥却说:“你那么美丽,你在人们记忆中必
- 清晨,一觉醒来,伸伸懒腰,推开窗户,吸一口清新的口气。带上几本书,漫步校园,踩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让脚底得到按摩
- 总觉得林徽因不像是诗人,更不能用“建筑家”这样生硬的头衔来拘囿她。作家、诗人、建筑家都是
- 同样的阴雨连绵,同样的清冷,同样的被冬雨打湿了的心情,同样是10月31日,甚至连身上穿的衣服都没有变化。我开始怀
- 当一切变化如暴风骤雨袭来之刻,我开始同情自己,咒骂自己,我知道一句名言”同情自己的人是懦夫&rdqu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 “彦宏,来看看,你喜欢哪一个?”眼前,突然出现了两个别致的发夹和5个晶莹高雅的吊坠。
- 郊外的风格古朴的欧式城堡,屋角边小潺的溪水轻轻吟唱从黑夜蔓延到天明,屋里的空气不再掺杂诡异地气息,轻盈地小片白色
- 老师问我,看到“好人”二字有什么感想。我其实有很多想说的,只是一到真要写时又无从下笔。
- 当一个孩子不再因为糖纸的绚丽而欣喜时,他就已经长大了。 时光流转,曾几何时,我们的眼中也曾流露过单纯而快乐的光
- 古语有云:“知足者常乐。”它来源于老子的“知足不辱,知止不移,可以长久。&r
- 吃惯了学校的饭,睡惯了学校的床,穿惯了学校的校服,听惯了学校的歌曲,习惯了学校的思维方式。假如有一天我离开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