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社会
作者:不详 (字数:1100字)
都说东方人非常含蓄,他们往往把真实的想法放在心里,嘴上说的与心里想的不一致,好象这样就能和睦相处。其实这种表面上的和气恰恰最有问题,并且这种表面和气往往包含很多个人牺牲。
DD题记
我希望是我太悲观,把原本简单的事情看得复杂,把原本的爱扭曲成了恨。我希望我是错的。
哲学家奥卡姆与巴伐利亚国王结成反对教皇的联盟。哲学家对国王说:“请你用剑保护我,我则用笔保护你。”可是没有多久,国王向教皇妥协了。于是国王将哲学家出卖给教皇,哲学家被烧死在火刑柱上。哲学家的天真使他枉送了卿卿性命,笔的力量怎么能与剑并列呢?
韩非是权术思想的大师。秦始皇读了韩非的着作,叹息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韩非一辈子研究人的阴暗心理,提供给帝王来统御臣下。然而,韩非最终却死在了暴君奸臣的手下。难怪司马迁感慨万分:“余独悲韩非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
韩非认识到人主不可待,却仍然为人主服务,结果惨死在人主手上。我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无非就是这样。
维持人们之间关系的是利益。利益没有了,利用的价值完了,就可以翻脸或一脚踢开。再此用到的时候,就费劲心机再去哄一哄。这颇象“打一巴掌揉三揉”。
欺骗是一些人与人关系的本质,当这些人对他人说“我爱你”或“我离不开你”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在演戏。
真诚并不欺骗具有更多的意义,有些时候。
余杰说:“大家结党去革命,结果党外的人便成了反革命。”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利益相关时,我们不会排斥那些侵害我们利益的人。利益相背或者没有利益时,我们很可能毫不犹豫的将那些人一脚踢开,甚至再踩上一脚。不是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吗,当让他同寝室的人投票决定将谁处死的时候,一些人玩耍般的投了赞成处死他的一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情的冷漠。可有谁会想到,那个与我们利益相背的人昨天还在一起“称兄道弟”呢!
我们就是这样纵容恶,所以恶才这样肆虐,以至于我们甚至可以说,历来“好人”主义就是纵容恶,“好人”就是认认真真地活在虚伪里。
我想我是太偏激,是在有些地方扭曲地这样认为,可是在我看到表象的同时,也为它的本质感到深深的震惊和绝望。
在我高二的时候,我如此深刻地而清晰地认识虚伪和残酷。也可能是我想的太多的缘故吧,我希望是这样。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习惯,习惯了一个人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人.习惯了孤独的滋味. 习惯了在有风的日子里让自己的心事在风中 * .习惯
- CD还在机械里机械地转着,我还在书桌前一直写着,台灯闪了闪又灭了下去,音响里那个女歌手的声音如啼血的黄莺,痛苦着
- 源,那是一个美丽的夜晚。 那是一个曾在童话书里看过有曾在我们的生活里流淌过的一幅油彩。在灯火通明的小城到处是延
- 蓝球场上的三分投篮是让我无法抗拒的美丽,那是激情与热情的融合闪现;贝多芬激昂的交响乐也是让我心醉的美丽,那是生命
- 春去秋来,寒暑易节,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以至于有些人们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都有些麻木了。然而,人们在忽视这些现象的
- 人们追求美好远离困厄,人们向往光明摒弃黑暗。正是人们对善与恶、美与丑最基本的认知判断,促成了人类不断地追求与进步
- 似乎又回到了那个雪天,白色覆满你一直想要拥有的江山……可是你已经不在了&hellip
- 钱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吃饭要用钱,上学要用钱,搭车要用钱,甚至于上厕所也要用钱,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钱是一切活动
- 如果说,我们至亲的人是最关注我们的人,那么,朋友——是我们第二个亲人。 朋友是我们的依
- 世上有一种不会凋谢的花朵,那是微笑。它不分四季,不论南北,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都会开放。越是高洁的心灵,微笑之花越美
- 如今的社会都兴大功率的,只要功率大的就上好的。机器要大功率的,生产快;汽车要大功率的,速度快;电脑要大功率的,运
- 突然便想到了水,想到了这世上生命诞生时的一撇流云。应是一首绵延的史诗吧,将这世间的前生与水湄叹得若离若即。不知这
- 站在街道上,感受着冬风,是一种享受。 也许只是为了吹拂凌乱的思绪。好久都没有这么平静的,只是在路边等着妈来接我
- 事实面前,我们从不卑微 为什么我们内心的渴望与事实并不总是一致呢?当我们知道真相与我们所渴望相差很远时,我们该
- 夏风悠悠,我面如死灰地望着院中的栀子花。娇白的花朵,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伴随着夏风在鼻孔前徘徊后渐行渐远。
- 青春飞扬的天空,蓝天依恋着白云,他们多么相衬。无论多大的风雨过后,总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 意气风发的我们谁不渴
- 有时候,我会认为自己处在一个围城里,中了“不可能”的魔咒,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总是会听
- 终于又是一个秋天,终于热闹的夏天离去了,终于我又可以安安静静了。 那天,我经常在去学校的路上遇见的那个女子,那
- 在一本小说里看过这样的话:“燃烧的燃,是有光的那个燃,有光的前提,是焚毁。燃烧,其实是一种焚毁。&r
- 曾经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人在火车上不小心掉了一只鞋子,在众人的惋惜声中老人毫不犹豫地将另一只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