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
作者:不详 (字数:900字)
包容,一个普普通通的词,却已经被人们重复了几千年了。之所以人们一再地提起这个词,大概是因为这个词所包含的意义是人们一直没有做到的。
房龙在《宽容》的序言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寂静的山谷里,有一群善良的人。千年以来,他们一直生活在那里,对山谷之外的世界一无所知,他们所有的智慧和敬畏来源于几位年长智者掌握着的“祖宗律法”。一天,一个年轻人从山谷的外面回来了,他对人们讲起了山谷外面的世界。人们惊呆了。然而,这是违背“祖宗律法”的弥天大罪。年轻人被处死了。紧接着,严寒与灾祸降临了谷地,终于有一天,人们艰难地走出谷地,发现了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美好,人们这才想起当年的年轻人说的话,是年轻人给他们指出了走出山谷的路……
这是人类历史的缩影。
人类在追求幸福和自由时,却总是不能包容与自己不同的“异端”,血腥、杀戮、苦难也由此紧紧地伴随着人们。
中国有句古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够包容一切的胸怀。而一个文明的发展何尝不是这样,这种发展必需的首要条件就是它拥有强大的包容性。只有这样,一个文明才可能保持长久的活力与生命力。
然而人类的历史永远不会那么简单,世界依然充满了仇恨。在许多人的心里,“包容”变成了“拿来主义”,它所包含的所有意义仅仅成了对新科技与新技术的索求。现代社会里,知识已经不再被少数人垄断,“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仇恨往往来源于隔膜,冲突也往往更多地掺进了“文明的冲突”的味道。这就需要我们去互相了解互相尊重,要做到这些,首先需要的就是“包容”,如果我们连“异端”的权利都“包容”不了,又谈什么了解与尊重呢?“包容”,一个人类面临的永恒主题,只有真正地做到了包容,人类才能有真正的和平与进步。就让我们永远都尊重“异端的权利”。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蜜蜂,你以勤劳博得人们的赞
- 大树给自己一片绿,于是它长得茂盛;大海给自己一片绿,于是它奔得澎湃;给心灵一片绿,你定会活得精彩! 在这个物欲
- 从“四书五经”的私塾时代,到大力倡导人文教育,不仅对于我们郑州,乃至中国都是一个历史性的
- 小时候,我们常常被教育说,做人要诚实,不可说谎话。因为说谎有种种危害。小时候大人经常给 我们讲《狼来了》的故事
-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换个角度来看,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另一种美。 不同的环
- 人们总是苦苦寻找幸福,他们不知道生活是幸福的万花筒。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
- 千禧年钟声过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一路飙升,中国与国际接轨的速度逐步加快。大街小巷上的告示牌上,在方方正正汉字下面
- 向窗外望去,校园的香樟树充满了绿色的气息,在风中炫耀,显得很伟岸。 记得小的时候,家门口有一棵很粗很粗,但不很
- 昔年春月,吾得庄周之《逍遥游》。庄以大鹏作比,为文颇详密,然数阅全篇,始觉其意与吾差之矣,遂作此文,聊表吾心。
- 我知道我并不出色, 但至少我比她出色,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选择她, 我期待着你来回头, 等待,等待,等待&
- 以自己为圆心,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为半径作圆,这个圆就是你的全部,你的世界。这是普通人的看法。细想,倘若这是真理,那
- 对“开卷有益”的理解,切不可“钻牛角尖”。一“钻牛角
- 追逐阳光是向日葵的目标,所以她总是自豪的面向太阳;冲破黑暗是种子的目标,所以它最终置身于光明的怀抱;满载金黄的沉
- 学校的开学意味着团聚,但也意味着离别。我肯定,4000多学生回到了学校,回到了班级,回到了友谊之花遍地开的属于最
- 80后有过辉煌,有过颓唐,然而祖国的未来在我们90后这一代。 谁说90后更加吃不了苦,默默奋斗的大有人在。我们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特别是中国人。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里了吗》一文中提到“社会名流求神拜
- 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
- “你觉得怎样才算热爱生活?” “活着就是热爱生活。”我骄傲地说
- 皎皎明月,夏风萧萧光阴逝,寂静一片三两犬吠,茫茫云海,暑假将至…… 我在学习中盼望
- 巴金说:“人不单单靠为活着的……”还有属于他自己所追求或守望的一方精神家园,正因此人生显得有意而伟大。 玛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