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作者:不详 (字数:900字)
人有两只眼睛是为了多看吗?有两个反方向的耳朵是为了兼听?一张嘴巴是为了让人慎说?
不,我不赞同。
同向的双眼,并不意味着毫无目的的多看,而是引导人全神贯注地观察事物。
春秋战国,战火纷飞。一声简短有利的“未可”,让大军追击的步伐戛然而止。沉默的智者注视着落荒而逃的齐国大军,目光像利剑一样穿透齐师的心脏。再是一声“可矣”,同样地简短有力,大军终于吹起追击的号角,像兽群一样汹涌地扑杀齐师。是什么让曹刿在短短时间由怀疑转为肯定呢?是“视其辙乱,望其旗糜”。曹刿的目光集中到了齐师的旗和辙上,全神贯注的观察和思索让他顿悟:齐已完败,可以逐之!是专注,是观察使他走到最终的胜利,把握了最佳的时机。
双眼同向,我们正巧把所有的专注集中到一件事物读透他的内涵。观察,象征一种有目的专注的挖掘。
反向的双耳,并不意味着无所扬弃的兼听,而是惊醒人要懂得取舍地滤听。
世人常说阿斗,玄宗亡于听信谗言,而汉唐之初的一片昌盛则全赖于有明君明臣。此言差矣。难道刘后主满朝之中,竟找不出一个像样的精忠之臣?难道唐太宗皇宫之内,竟不存在一个阿谀奉承的卑鄙(注:原文“鄙”字写错)小人?言者有意,听着亦有心。明君的成就赖于他本身的能过滤身边之言,懂得滤听,辨其真伪,取其所真。广开言路自然是原因之一,然而在繁杂的言论中过滤出真实有益的部分,才是重中之重。
双耳的反向,在于过滤。古人讽人以“左耳进,右耳出”,但在我看来,此话本意,应是取左右耳反向之形,述过滤言论取其所需之理。
唯一的嘴巴,并不意味着胆小怕事的慎说,而是倡导着人要大胆地巧言。
试想,如果少了邹忌以自身与徐公竞美的暗讽,怎么会有齐王最后的广开言路,振兴齐国?如果少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暗中激励,怎又有楚国的抛弃酒色,成就霸业?
一张嘴巴注定了不能多说,但正因如此,我们才应尽其所能,巧言以达奇效。
观察、滤听、巧言,三者结合,便是一种睿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如果我们能看透三者的妙用,谨慎施行,也必将提高人生攀登的海拔,不负上天造出眼耳嘴三者的良苦用心。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夜里,忽然惊醒。死寂般的夜,恐惧一下充满整个世界,像是恶魔,要吞噬一切。心,宕到谷底,沉重的窒息,难过的窒息。听
- 这个世界上最不准的天平是称量自己的天平。 有一次偶尔的机会,听见别人说了一段很有影响力的话。他是这样说得&ld
- 清早起来,我首先要做的事是打开窗户,这时就有一种特别清新、清香、令人不禁思索的空气迎面扑鼻而来。 在我的家乡,
- 傍晚,清风微凉。剔透的雨滴在窗外坠落得颇富美感。点点滴滴,丝丝入扣。屋内柔和的灯光恍恍惚惚,带来几分惬意。 她
- 今朝寒窗苦读,六月凯歌高秦 你曾和我一样在人生旅途中徘徊。你说,生活很累,累得喘不过气。你曾想自暴自弃、自甘坠
- 落差,成就了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落差,成就了高山“
- 在二十一世纪里,不懂知识的人被称为文盲,不懂电脑的人也被称为文盲。 学习电脑被大多数学生认为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 铿锵有力的旋律颤动心扉,这律动的天籁奏响了生命的节拍。仿佛狂奔在辽阔无边的大地之上,又好像恣意地在茫茫大海中游荡
- 名花对野花说:“没人来欣赏,你还值得开放吗?”野花回答道:“我是花,我就值得
- 上帝创造了孤单的人,人类之所以生存到现在,不是因为刀耕火种的演化,也不是因为战火纷飞的时代变迁,而是因为他们从上
- 寻诗?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漫步丛林间!在微风里,飘来花粉香!在蓝天中,走来走去的马匹! 在春天的道路上,大人
- 翻开厚重的中国文学史,惹眼的的是文学历史所拥有的艳丽光环,抢眼的是杰出文人所创造的辉煌成就,刺眼的却是文人们为世
- 总是觉得学习是苦差事,学习间穿插的娱乐少之又少,默写考试弄的我如个难民。看天空总觉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少有的晴
- 有人说,现代生活抹平掉了许多微细的感觉,心都变的粗糙了,有时想想的确如此。 愁感来一点多善,恰恰在适当的时候给
- 某日,中国某参观团去日本参观,见到某知名企业,惊叹不已,完毕,回程。大家路上讨论,日本导游说:“日本
- 在窗外那不知名的地方正盛开着一朵娇艳的花,那花朵是它经过日晒雨淋,风吹雨打的艰辛所换来的。我看着它那柔美的外表,
- 走进初中,走进花季少年时代,就像万花灿烂的春天,处处是生机勃勃的青春。 青春是一股凉凉的风,悠然地吹着。 说
- 思绪在繁忙之中,不断受到挤压,慢慢的断了。短暂的暑假休憩,我看到了它多彩的断层面。 爱情让一个女人变得胆小,而
- 又是新的一年,心中的情感不知怎样说,不知是向往还是迷茫,抑或是苦涩。 有很多的事情不知道怎么说,也不知道该不该
- 花开花谢自有时,旧梦重追别是一番情。高三,我又来了。 我败了吗?没有,因为我的到来只是旧路的重走的开始。我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