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出淤泥必染之”
作者:不详 (字数:900字)
倏地将鲍尔吉原野的《爱自己》翻一遍,在眼前闪过一个“出淤泥必染之”的题目,出于好奇翻回细看。
这是篇议论性的文章。论点就是“出淤泥必染之”,用古往今来的隋炀帝、希特勒、李自成,以及吸毒人员的不正义、不人道行为与一系列抽大烟而上瘾、与狗熊肉搏而受伤、用硫酸洗澡而留疤痕的排比句,以证其论点“出淤泥必染之”,从而告诉我们应远离“污泥”。
而我的看法却是:这篇文章其实出现了一个理解性的错误。文中将抽大烟、与狗熊肉搏、用硫酸洗澡的一系列行为比作淤泥,其实不然,抽大烟等一系列行为其实已是“被染”,而其后的瘾、伤、疤痕,只是“被染”后的必然现象,所以这篇文章其实存在对“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的误解。
生活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行为很多:父母是 * 、吸毒成瘾者,而孩子却不受感染反成为佼佼者,或是在一个学习环境不好的座位上坐一位严于律己的好学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淤泥而不染”。
“出淤泥而不染”不代表“沾淤泥而不染”。人生在世,身边不可能是绝对圣洁的消毒环境,对于一系列“淤泥”不可能以躲了事,要做到不去沾染,不沾才能不染,沾了必定会染。
而想要“不沾”,“躲”是显然行不通的,俗话说:“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庙”。没做见不得人的事,我们干吗要躲?“躲”岂不是一种消极避世、助长歪风邪气的做法。
想要“不沾”,靠的是严于律己,靠的是坚定不移的信念,靠的是积极地应对,人心的免疫力与人体的免疫力一样在乎内在的营养和外在的锻炼。
相信我们努力做好自己,正义总会战胜 * ,“出淤泥而不染”这句千古名句仍是正确的,不争的。
标签:淤泥,人生,议论文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我要向着世界呼唤,但终究不知道将要呼唤什么,以至于迷惘、踌躇。那么,我便要用生命去呼唤,唤起尘封已久的心灵。
- 人们说当今社会人情冷漠,一墙之隔的人相遇也形同陌路.于是就拿一个故事来作对比——说古时候
- 熟是英雄,我不敢轻易回答,我怕这刚强的字眼因有形的语言降低了气节。 熟是英雄? 苏轼说:“大江东
- 一,安妮宝贝 讲不出来为什么,尽乎狂热地对那些文字敏感。一直在想,为什么相隔遥远的一些人,彼此从不曾谋面,没有
- 在小径中那阳光一样的明媚在绿叶的缝隙里透出它的暇光我啦着几个音符在小径中漫步。 多蓝的一片天,在它的返蓝下游浮
- 城市像小学生的作业本,被人胡乱地涂来改去,融合了奇妙的杂乱无章与锦绣繁华。常常骑着单车,享受微风过耳的轻快,享受
- 人生,是一次伟大的旅行,感恩是旅途中卓越的丰碑。 ——题记 乌鸦反哺--感恩亲人
- 其实,说它是个城市不妥当,它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城市的水平,算是个县城。 我就居住在着这个县城里,不管它大或小
- 徐志摩有诗;“轻轻地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泰戈尔说;“天空没有一丝痕
- 早在春秋晚期,道家创始人老子就用哲理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世界像链条,环环相扣,繁
- 万千世界,包罗万象。可谓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然而在这大千世界中,最让我留恋的确却是那温柔而又火热,勤
- 文化,只有一脉,传承,才能流芳。 五千年的中华,五千年的沧桑岁月,铸就了大中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不朽文化。这
-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觉得自己有了抑郁症前兆,他忧心忡忡地去看了心理医生。他说,“医生
- 境由心造——我已经无所谓了,不管窗外蔚蓝的天空是多么蔚蓝,不管耳边轻柔的音乐是多么轻柔,
- 一个足球场,因为有了竞争而活跃起来,迸发出如烈火般的精神,燃烧出爱之火。 竞争并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乔丹就在竞
- 死生路异从此乖,奈我茕独中心哀。 不难想象,千年前的一位弱女子是如何面对注定的分离。她或曾执过少帝的手,涕泪恣
- 曾经,时光伴随着我们共同走过了春、夏、秋、冬,但今后时光却要分别伴我们共同前行。虽然我们无法阻挡时光前进的流逝,
- 二零零六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悄悄地它降临了。 没有心情听课,没有心情玩耍,只想静静呆在一个角落里
- 我们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不受外界干扰,纯洁,完美的世外桃源,但它只是,也只能存在我们的梦境里,思想的意识里
- 有些人读书为了父母,有些人读书为了考试,有些人读书为了升官发财,但真正懂得读书的人,一定会说,读书是为了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