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要有道
作者:不详 (字数:1200字)
乍一想,“协作与进步”,还真觉得生硬许多。仿佛二者都是社会高层和深层的体制。转念,人生行走社会,怎能单从层面看问题?
社会应该是一个整体,是层层相连、层层相约束的。要想社会稳定、水平向前,那么“和”便在这其中起着“心脏”的作用。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说“和”而不说“合”呢?依我个人见解来讲,很简单:“和”有“谐调”、“和谐”之意。社会倘能达到“和”的境界,那么,这就是最大的“合”了。是凝聚、是世间最伟大的“协作”。如此造诣,社会安能不稳定、不进步、不向前?
然而,社会中的事形形色色,没有绝对的完美。但求“美”求“和”的心是存在的。所以,从“十全十美不存在”的角度去看,这样的情境还是令人欣慰的。
“和”是根本,是“存在”的根本。从浅显方面讲,社会就是一个“人杂居”的夸张的“家”,要把日子过好,少个好会计是不行的。如果用“钱”举个通俗的例子。那么,能挣、懂得储存、懂得计划还不够,还要“能花”!中国有句俗语“旧得不去,新的不来”。“新”钱也好,“旧”钱也罢,模样都是差乎其微的,但它们存在的意义就不同了。用到生活中,这叫“突破”叫“流动”。让生活的动起来,这才能叫“活着”。
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抽象的“和”。
细往深处研究,社会是生命之外的生命。不言而喻,这两个“生命”是共存的。就像电脑的硬件和软件一样,缺一不可。倘若人只能自私的海关或完全丢掉“之外的生命”,那便同山崖边被猎人追杀的独特没什么两样,结果都一样。所以,人活着至少要活在两个世界一是本能的世界,二是客观的外源。每天都能在这两个世界的穿梭中获得新的营养,当能力足够时,要学会平衡平衡得失,平衡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不放过一点一滴,哪怕一个简单的微笑。
这是一种升华的“和”。
社会的“和”是大“和”,个人的“和”是小“和”。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整体,大和便是小和的群聚,协调自我就是协调社会是发展的根。
所以说,“和”要有道。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高山巍巍,江水汤汤,数不尽的是万世风流人物,道不完的是千古如烟往事。历史的画卷被如沙的光阴悄悄掩埋,残缺的记忆被
-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 ————题记
- 现在,如果有人怀疑在铁中是不是真的可以实现同学们的名牌大学梦,怀疑铁中老师和同学们的梦想是否还留存在铁中的土地上
- 人生,是一段旅程,大都要经过童年、中年和老年三个时段。走过这段旅程,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其中的许许多多的美丽风
- 我的精神空间全部融入在音乐里,因为音乐包含了世界。从仅懂得欣赏旋律到懂得欣赏词曲再到领会音乐的婀娜和作曲家复杂而
- 有的人走了,走的人又来了。本不想走的人却走了,想走的人却走不了。我想,这或许是那些人的悲哀。一直在走与不走之中徘
- 酣畅淋漓的笑声与洒泪而泣的嚎啕哭声,代表着两种感情的极端,而幸福的翅膀似乎不再它们中飞翔。 浅浅的微笑,淡淡的
- 摘要:《威尼斯商人》中有这么一句话:“一时的对手不应该成为永远的敌人。&rdq
- 生命跟人恶作剧,它骗着人化进故事里去活,而又用种种的情节引诱着人热烈的投入。人,先被故事捉进去了,然后那个守梦田
- 幸福是一个美好迷人的字眼,人们都向往它,追求它,可幸福是什么呢? 陶渊明说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 为什么我们会活的累?我要回忆过去,因为曾留给我回忆;也要憧憬未来,因为值得我憧憬;还要思考现在,因为需要我去思考
- 教育家最近杨叔子说他的学生如果过不了《论语》和《老子》的关就不能从他那里毕业,因为他希望学生应该多读人文书籍。我
- 也不知在什么时候我们才会感到快乐:是有亲人在身边时的感觉吗?是无拘无束的感觉吗?也许吧! 曾经我们想去体验一下
- 高四,一个特殊的名词,它意味着更大的压力,更多的汗水,它预示着更严峻的现实,蕴含着更巨大的勇气,它甚至就代表着别
- 我们成长着,迷惘着……… 在大人的眼里我们的天空似乎只有蓝天白云和风
-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优雅的康德大概是不会有暴风骤雨的,心情永
- 古人语:“多多益善”。在我看来,“多多”未必“益善&
- 在现今的社会中,存在许多不同阶层的人。有的人,每天大鱼大肉,吃喝玩乐,过度地去花费。有的只三餐温饱,生活一般而已
- 当今,许多人把“我高兴”常挂嘴边。曾听到这么一件事,某君偶拾一物,藏于家中,数日后,邻居
- 秋叶的伤感不在于它将被泥土所埋葬,也许它并不知道泥土为何物。 而泥土也不会明白自己所犯下的是罪恶,不晓得在它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