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近
作者:不详 (字数:800字)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志向,有能力,但到了叫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外物的帮助,依然不能通过困难,到自己想到的地方。
由此,我们要提出一个疑问:宁静真的可以致远?
所谓“宁静”,是指心外的环境平静,心内的“心如止水”的叠加。
那么,所谓“不宁静”便是它们中任何一方被打破。
中国古代有很大一部分优秀诗歌是在不宁静的条件下做出来的。正是因为人世间的苦,让这些文人的宁静被打破了,心中的郁闷再也难以压制了,于是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歌横空出世。比如说李白,苦于人生不得志,便四处游历,创作出了很多浪漫主义诗歌,无论是路途上还是文学上,他走了很远了。
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他们是不宁静的。从物质上来说,三人结伴而行,欢声不断,笑语连绵;从精神上来说,他们各自的思想,通过别人的思想,不断地推翻、完善,组合成更好的思想。他们同样走的很远。
不知你见没见过樱花,樱花一开放,花瓣便开始凋落,若只是一两片静静地飘下,那只会有荣华逝去之感;但,若是整片的樱花林,成千上万的樱花瓣纷纷扬扬轰轰烈烈地落下来,那种美,无花可及。
“不宁静而致远”有一个前提——有志向有能力。倘若李白只是酒囊饭袋,没有丝毫文才;倘若“三人”只不过是乌合之众,游戏人生;倘若樱花本身就很难看,让人厌恶;那么,他们和它们就不会到达远方——自己的远方。
有一句话叫“尝试不一定会成功,不尝试一定不会成功。”那么,同样的,不宁静不一定会致远,宁静便不会致远。
简单地说:宁静,致近。
标签:宁静,生活,议论文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很早以前听过一个关于庄子的故事。 庄子与弟子见到一株大树,枝繁叶茂,树冠宽如巨伞,高数千丈,直指云霄,特别显眼
- 跟随着夕阳的足迹,在岁月的沟壑中,我一步一步蹒跚了十数年,风霜打落在年轻的背脊上,露出了稍许的疲怠,也许正是因为
- 我们已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它迅速而轻盈的步伐不得不让我们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可是,想一想,即使跟上了它,我们又会得到
- 千古多少英雄,长河流沙中,扼腕英雄泪,感慨入杯酒残尊。空余壮志豪情,一朝血洒,悠悠。--题记 青梅煮酒,为论英
- 摘要:阳光下的嫩叶有些俏皮可爱,它似乎在对我微笑,或许这一切都是那花儿对我的述说,激起我那
- 如果说2008的天灾刺痛了国人心的话,三鹿毒奶粉事件给国人留下的阴影绝对不亚于那场血在那次地震。毕竟
- 什么是永恒?是生命么?不,那只是时光中的一瞬间。因为时光却是可以延续千万年的。那么,你何时感觉到了它的存在呢?你
-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成糊涂更难”。郑板桥这样形容自己的官场生涯。 到现在,这句话
-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固执的孩子,习惯抬头望着天空,一句话都不说,就那么傻傻地看着,直到脖子酸得动不了。 然后会
- 没有哪一个人永远只做孩子,也没有哪一个人永远站在家庭的屋檐下。踏上人生征程,离开家的港湾,生活的旅途是一张没有退
- “和”内蕴丰富,犹如长河滚滚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和”塑造了历
-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经典的信念――执着,为我们铺陈了一道攀登理想颠峰的道路。 维新变法,改革开放
- 远与近 你一会看云 一会看我 我觉的你看云时很近 看我时很远 每每读到这样的诗句时,不禁感叹诗人顾城那
- 写在前面:最近读了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于是脑子里充满了飞翔,青春,苍穹,以太,莉莉周一类的词语。于是
- 社会这个巨大的综合体,是由千千万万个性格各异、能力悬殊的人组成的。各人的位置不同,体现的价值就更有巨大的差异,可
- 择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放一支烟火上天。任火光照淡半边的黑夜,让轰鸣声孤独的回响在天边…&helli
- 拥有两个端点的是线段。 拥有一个端点的是射线。 直线没有端点…… 于是,我在量
- 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人人都会有朋友。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彼此有交情的人,彼此要好的人。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
- 在凄美寒愁的月光下诞生,似乎注定要带着一颗诗人的心在尘世漂泊。诗人的敏感,注定了诗人的多愁善感;诗人的愁思,注定
- 又是一年秋,时光悄无声息而又毫不留情地逝去,恰如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论语》中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