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爱国情
作者:不详 (字数:1100字)
渐渐地,它爬上枝头,映入窗棂边,一时兴起,便独上轩榭台,享受着这静谧的夜色。月光之下,是广裹的土地,经过月色的洗礼,显得无比晶莹。微风袭来,夹带着淡淡泥土味,似有似无,沁人心脾。此刻,我思绪万千,想着我们憩息的国土,浸润了先辈的心血与汗水,想着那浓浓的爱国情感和那守卫国家,视死如归的民族之魂……
历朝年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赴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注民生,就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他们是上帝的“宠儿”,虽与世长辞,但却名垂青史,为后人所尊崇。
面对民族的兴衰,我想到的是那一抹残阳,一片荒漠,我想到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毫无怨言,我想到了放弃绿洲夹河而列的长安,甘愿远赴黄沙大漠,来换取和平的王昭君。我不会忘记,历史更不会忘记,她对着残阳,望穿秋水的双眼,还有那一颗随民族史一起跳动的爱国心。
面对国家的荣辱,我想到了爱国将士岳飞,想到了沙场上的金戈铁马,和那“收拾旧山河”的慷慨激昂,想到了那长着青苔的墓地,和那“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口号;想到了他的义薄云天……往事不堪回首,一支无形的匕首从背后袭来,刺入胸膛,留下了“精忠报国”的美名。
他们是爱国的,他们热爱祖国的山河,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奋战,为国捐躯,他们走了,但他们那爱国灵魂还在,还有千千万万个他们向我们走来,带着“铁”的精神,向前迈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爱国的情感,敢于进取,自强不息。虽然我们还是青少年,但我们坚信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而贡献自己力量
唯有国防在,剩有兴旺处。
面对国防建设的日趋完善,我看到历史的前进,中华在崛起!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就在不久的将来!
愿自心出,精需自设。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愿望,而这美好愿望的实现,就需要不断的努力。同样,民族的兴盛,国家的繁荣也需要用辛勤的汗水去换取,而他们—昭君和岳飞等民族英雄,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他们英名辉煌千古……
魂牵梦萦多少次梦里神游,梦到守卫过疆的哨兵,他们为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富强而坚守岗位,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夜还是那样静,那样美,我的心潮早已澎湃,那赤诚的爱国心。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大海奉献了它海纳百川的气魄,使人们崇拜它的博大、它的包容;天空奉献了它无边无际的胸怀,使人们感叹它的广阔、它的无
- 长大了,不难想象,一切都变了。 哦,长大了。过去那个抱着小皮球玩耍又整天爱哭鼻子的顽童,已经长成了一个经常抱着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的,我们相信全世界人心中有着共同的一个梦想。建设和谐社会,
- 北川中学劫后余生的学生作文祭奠: 下辈子,我还做你的学生 写在前面的话 长沙赴北川救灾志愿者唐振宇先生从四
- 一块纯钢如果和一堆废铁堆在一起,它也将会成为废铁。 比尔。盖茨在几十年前的大学生活中接触到了电脑。和其他人不同
- 生活中,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并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导致对事物的认识不清楚。结果就犯错误
- 天生没有痛楚的男孩短短32年的生命。 一个生来没有痛觉的男孩——詹姆斯,到11岁才开口
- 百川奔流到海从未停息,日月东起西落运转不倦,蜜蜂辛勤采蜜始终如一;是大自然的善始善终,才让这世界充满了光明与活力
- 人生的追求就想是去赶一趟又一趟的列车,而你必须以辛勤的汗水为代价去换取下一站的车票,每一趟列车的终点都是列车的新
- ——写给拼搏在高三高四的朋友 大学,曾经梦寐以求的天堂。回首,才发现所谓的梦想,想想就
- 我不能够收藏全世界,但我可以收藏它的剪影。 自幼年起,大千世界的缤纷五彩,就在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当我们越习惯于谎言时,越容易收获失望。因为初出牛犊,一切都显得如此生涩,自然不可能将其描绘得绘生绘色,而既然失之
- 一切都缘于那个月影班驳的秋夜。 一颗流星划过,照亮你的容颜,暗淡我的眼神,心想许个愿,却抓不住白云一样飘忽的瞬
- 往事是薄薄的清雾后,隐隐的绿色树影,摇曳在岁月的河畔; 往事是莫测的天幕里,醇醇的一抹湛蓝,映照出曾经的娇憨;
- 仅仅几天,我的口袋已经剩下不多的钱了。 有圣人说,金钱乃是身外之物。作为货币形式的一种[人民币],对于国家的经
- 可能,对于我们这些已经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繁多的作业渐渐地取代了我们以前休息、玩耍的时间。 但是我不得不说,读书
- 一直以为,假如可以看得更仔细,就可以看见幸福——那淡淡的,几乎看不见,细微的碎片高高在空
- 驻足山顶,俯视,只见万物尽收眼底;漫步海边,远望,只见宽广没有边际;倚靠门窗,仰看,只见月亮阳晴圆缺&helli
- 曾努力的在叶中寻找花的芬芳,却不知道花已凋谢。曾认真的仰望天空,探求雁的身影,却不知秋已离去。失望后复燃的希望在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身甘做孺子牛。这种魄力不是人人都有的。 近日,杨济源见义勇为事件传遍大江南北,大多数的天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