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狂想曲
作者:不详 (字数:900字)
立在小小乌蓬船的船头,船尾一位妇人轻轻的摇着桨,耳际响起当地的民歌,岸边的木屋缓缓地后退,我几乎想要赋诗一首。可惜并未出现文思泉涌,只是呆立在那里,直到耳边一声“注意安全”将我惊醒。
在这小小的江南水乡,古朴的民风和简单的生活使我陷入自己的幻想,使我以为自己是一代风流才子。仿佛是明清之时,又好似唐宋之风;好像心无旁羁,有如同心存天下。感觉如同立舟远眺,却发现只是立于小河中央,没有远眺的可能。
这只是一个小镇,其间一条小河从中穿流而过。出了小镇不多远便是繁华的都市,而这个小镇却有遗留的江南古风。木质小楼整齐而杂乱;似乎以他们的各自不同的个性在我的面前呈现,然而又有着一种整体的同意性及协调感。河上不乏小桥,不高的拱却能让小船安全通过。十几座桥却无法找出两座相同的。河水从下面流过撞在桥墩上发出一些不大的声响。
想到以前坐轮船通过大海时为大海的壮丽而感叹;坐汽艇游桂林时为山水之美而惊呼;乘游轮过三峡时为河滩水流之迅猛而赞叹;我现在却只能无语。因为现在的我没有感到自己的渺小,自然的惊艳,时光流逝的疾速;我只剩下平静,安详且平静。时间在这样的景致中仿佛也过得特别的慢,只有歌声、水声、鸟鸣声及一点不知何来的声音在回旋。悠闲、安逸、心无杂念。
并未离开小船,我仿佛已不再是自己。心灵的起飞与思想的奔驰已不再能被我自己所左右。只是沉静,只是心中的欢愉,只是暗暗的感触颇多。
踏上青石板铺的小桥,脚底发出的轻微的“哒哒”声正是我所喜欢听到的----清脆、悦耳。不自主地靠在桥的雕花石栏上,看着岸边的人来人往。这也能算是个繁华的小镇了;古旧的木门开开关关发出的“吱呀吱呀”的声响被人们的说笑声淹没了,却被我用心捕捉到了。
低头顾自的看着流水,水算不得清澈。时而经过的小舟在身后留下一道不深的水痕,转瞬即没。远处有几个妇人在洗涤衣物,是古代的那种方式。洗衣棰(就是洗衣服的时候棰打时用的棒子)敲打在湿衣服上,很让人有种节奏感,不紧不慢。
宁神静气,这里便一定是最佳的选择了吧!而在这里,我才有选择做闲人的权力。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街对面的那家影像店在卖力地放着歌曲。歌声熟悉过,因为曾经听过,喜欢过,连同那时候的携手与欢笑。 我和她就是因那
- 某某杂志上说:毕业如一扇破碎的玻璃,我踩着凛冽的碎片不避不躲的走过去,回头一看,只是一地的碎片,一地的琉栎。
- 第一在种是成绩好又有自己另外梦想的人,他们一直在父母的意愿和自己的愿望之间徘徊。如郭敬明,他就一直在文科与理科之
- 有一个小男孩,家里很穷,只有母亲。 小孩7岁那年,不知为什么,突然得了一场大病,母亲带着他看了很多医生,都不能
- 我的老家在南博山的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子被群山环绕着,我的爷爷就住在这里。 春天,一棵棵的柳树上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 又是一个月圆夜,天空格外的宁静,空气分外清新,显然,这是个令人心悦的日子。只是,今夜有些不同。不同于每月,今夜是
- 今时今日。学校停课了。所谓的高三也到了最后的时刻了。但是一不小心就些到了上面的所谓的幻想。其实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
- 我,站在朝阳之处,晓露之间,看着你转身,神情淡漠如初。轻轻地,对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挥手,纵使你看不见,纵使我逆
- 在我脑里不知道怎样的女人很中国,却知道因女人误国的男人很中国,因女人败落的男人很中国,因女人发财的男人很中国。好
- 无奈,感叹,失落……曾经以为不会发生,曾经以为这离我们很远很远,可那些都是曾经的幻想
- 曾记否,梵高海子在黑夜中的逝去,犹如两颗世纪之星的陨落,令人颇为惋惜。 曾记否,一代文学大师苏东坡被贬之后的艰
- 记忆中那一片雪花,轻轻地落下;树枝上那沉甸甸的积雪,正如那沉甸甸的心事。那年的幸福,那些无奈的语言。一双透明的充
- 尘封的记忆被轻轻的打开,那是我小时的日记,微微泛黄的纸上歪歪斜斜地写着大大的字体,偶尔还有几个拼音,那金色的记忆
- 如果可以停留,我何不停留;如果有明确的方向,我又何必流浪四方。 什么时候可以停止流浪?什么时候可以眺望故乡?什
- 走进中国近代史,随处都能看到他的影子。在那个风雨飘摇、日暮途穷的黄昏,在那片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原野,在那个春潮
- 两千多后前,西汉。 他的身影,出现在西风残照的湖畔,锁定在晓风残月的亭中。他随着乱世而出,又随着治世消尽。
- 记事作文:诗意地生活 爷爷老了,七十多岁快八十了吧,奶奶呢,也六十岁了。他们的年代里,男子比女子大十来岁也属正
- 今天去了趟邮局,邮局的后面是曾经的学校……我用单车踩过的学校…&hel
- 我们忘不了非典风靡全国时的团结,最终可恨的他不也被我门扼住了蔓延的脚步吗?我们忘不了那场雪灾冻裂了中国的南部,最
- 今天是放假的最后一天,早上起床后,刷洗完就坐在电视前看电视,都高三了,可心里却一点都不担心,我也弄不清楚自己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