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
作者:不详 (字数:1100字)
暑假里的一天早晨,我正睡懒觉,外面传来一阵卖莱的吆喝声,我在心里骂道:“吵死了,这卖莱的真缺德!”
这时楼下传来妈妈叫“这里买菜”的声音,我走到阳台上,往下看去,只见那卖菜的是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姑娘,扎着一个马尾辫儿,身着长衣长裤,看上去显得那么瘦小,真不知这两大担菜是怎么挑来的。
妈妈一边挑着菜,一边和这小姑娘拉呱。“年有十六七岁了吧?”
“嗯。”
“初中刚毕业?”
“嗯。”
我想,真是个乡下人,只会说“嗯”。
正在这时,对面楼上的王阿姨也走过来问道:“这菜怎么卖?”
妈妈代答道:“扁豆五角,丝瓜五角,豆角三角。”
王阿姨一听叫了起来:“这小姑娘,别看年纪小,心眼可不少,这价比市场上还贵。”
卖菜的小姑娘轻轻地说:“阿姨,这比市场便宜多了,俺不会乱提价的。”
这时又走来好几个邻居,陈大妈拿起一把豆角,连连称赞:“这菜又新鲜,又便宜,来,称两把豆角。”
王阿姨瞪了陈大妈一眼。
陈大妈付了钱走了,妈妈也提着一篮莱回家了。只剩王阿姨挑来挑去,小姑娘不着急。王阿姨挑好了菜过秤,注意力又集中到秤杆上。尽管小姑娘把秤杆翘很高高的,王阿姨还一个劲儿嚷:“可别少秤!”
小姑娘说:“咱庄稼人守本分,不会坑害人。”
付钱时,王阿姨的态度忽然温和了:“我只有O.74元,少6分钱。”其实她把那张5元的俏悄放进了口袋,为的是贪小便宜。
那小姑娘却很大方:“没啥,这菜是自家种的。”
之后,小姑娘又挑起担子,吆喝着远去了。
中午,我忽然又发现小姑娘朝我们院走来,是路过?还是来讨那六分钱?小姑娘焦急地望着王阿姨的那幢楼,问道:“这楼上有位胖阿姨吗?”
我点了点头,忙帮她去叫。王阿姨下楼后,小姑娘上前说道:“阿姨,早晨您多给了我一角钱,把两张一角的粘在起了,我给你送来了。”
王阿姨一下于楞住了,好一会儿才说:“真是个好姑娘。”
小姑娘被夸得不好意思,脸色绯红。
此后,我再也没有见到那个卖莱的小姑娘,可能她考上了什么学校,深造去了吧!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给爸爸发了几条肉麻的短信。在父亲节刚到来的五分钟内。之后。窜到厨房煮水。泡面。海鲜味。加了几勺剁辣椒才有点颜色。
- 我是一个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浪子,在边缘地带不断地徘徊。试图寻找一个栖息之地,却发现我已注定要浮萍一生。 不知从何
- 又是一个多雨的季节,我望着窗外粘稠而温柔的阳光,没有了雨天的乌云密布,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我脑海前闪过&hell
- 红 喜庆的颜色,暖暖的色调掺杂着积极,初三就是这样,红色的倒计时牌飞速一页一页向后翻,每一页都浸透着我们奋斗过
- 考试的失利,父母的操心,老师的白眼,使我的“五一”生活挑着一担子的烦恼。 打开录音机,
- 生命,仿佛华丽夺目的水晶,一如其晶莹剔透的华美,也恰似其不堪一击的脆弱。水晶破碎的银光,正是那发自内心的伤感、垂
- 天空阴沉沉的,并且飘着零零碎碎的残云,看起来要下雨了,但天气预报说会是个好天气。有些沮丧。 白天的太阳还是很明
- 有一种光芒,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亚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
- 童年,一个多么好的词语!只是它会一去不复返!令我们留恋,令我们回忆。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似乎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 从从容容地,我们……与呢喃的春天相逢,就漫步在诗一般美妙的花径上。那带着淡淡花香的风
- 闲来无事,总喜欢在纸上反反复复地写落花成冢这四个字,嘴里默默的念着,觉得他们萦绕在唇齿间是如此的美妙。于是,
- 春末夏至,蛙鸣重新在田野中回荡。在城市里能看到田野,能听到蛙鸣,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却真实的呈现在身边。 突然
- 阳光 立夏好几天了,天气依旧不太热,早晨时甚至有些冷,惟有阳光,属于这个季节的强烈阳光,隔着一层薄薄的云肆无忌
- 最近爱上了泡茶。 架起白瓷的小火炉,在中间点上火,橙红的火焰上放上一把小瓷壶,白瓷。壶中注些水,不宜多,与壶顶
- 繁华的城市,每个人都在孤独地前进着。坐在咖啡厅里,望着窗外匆匆的行人,竟有了一种想哭的感觉。曾经,我们一起坐在这
- 学习时,小堂弟在一旁玩着我的“神奇宝贝模型”。他把它们拆开,胡乱拼凑着,又洋洋得意地向我
- 万物尽然,而以相蕴。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有一类书可以称之为“奇书”。这类书既是思想
- 顾城曾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或许曾经的自己对于这句话一知半解,
- 一年一度的校园体育节在锣鼓喧天中终于落下了帷幕。难忘的九月,难忘的跑道,还有激情似火的运动员们,为校园共同书写了
- 满城的灯火隔世般阑珊,霓虹在雨中融化,融化洵烂,融化嘈杂,融化三千繁华。夜未央,庭院中弥漫着梅花的清香&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