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孤客
作者:不详 (字数:900字)
曾经人们都读不懂我的文字,而今,人们都读模糊了我的文字我。我想自打第一个怪异的文字从我的笔尖被化育而出起,我便一直饰演着文字的孤客一角。
我并不喜欢博览群书,因为懒已成性了,即便是我国的四大名着我也未曾阅完过任意一部。兴趣来时,就捧着语文书或者是杂志书咀嚼起散文来。读到会意处,或笑焉,或吟焉,或远眺而思,或笔录心得。一切都彳亍在自得的怡然中。用自己的文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也只不过是心血来潮罢了。岂料,此潮一浪复一浪,一发不可收了。但,有如此独特的阅读背景,又如此独特的热衷于写作,的确少有!那所谓的志同道合者在我生活的范围内实属难求。我于是开始感到孤独,有些忧郁。然而,正是这些浓郁的感情更促使我有执笔的冲动。于是,愈写愈孤独,愈孤独愈写,周而复始,我也就不愧为文字的孤客了。
记得初中的语文课本里有那么一篇课文如是说过:文,气之所成也!我的文字里的气并不是很精华,这是我不敢否认的。在我的理解中,所谓的气,是文章的底蕴所在。气可纳百川,可含壮志。这气,有如人的气质,像项羽的霸气,诸葛亮的才气,李白的傲气,都充满着个人的魅力。而我自己自性独僻不羁。我的文字亦只是取悦少数人,故曰气否。我写抒情文字独是希望能让某些读者不感到孤独罢了。读者若能有“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有逢君”的感慨,我也便知足了,也便甘心为孺子牛了。
曾经有朋友这么对我说:“你文字里有股忧郁!”忧郁,那只是我的感情基调而已。我喜欢把忧郁浸透在我的文字里,那是一种泄,然后便是享受。仿如到了深山绿竹中一游,竟忘怀悲切,只知湍流飞泻,澹澹青烟笼罩;曲水汇集,深潭微澜;竹风萧萧,风过而静……此情此景,唯我独享,像诗仙青莲居士一样寄情文字,扬洒激情--对影成三人。这种写作心得,岂是能雷同?
文字这东西,总是能让人不禁的跟随它或哭或笑,或怒或悲,或感怀尘世,或斗志万千。它能让我们有提笔写下心志的冲动,有仿行大家之行迹的冲动。我想这就是文字的胸襟,它的美丽。我崇拜它的力量,但我却不有以文字架驽百万兵将之力。我只甘于饰演我安逸的角色--文字的孤客。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她是照亮我生命的第一缕阳光,她对我呵护备至,体贴入微,让我快乐与无忧,也是她对我严厉管教,斥责不断,让我痛哭和懊
- 海边的风总夹杂着淡淡的腥咸,从地球的另一角翻山越岭,穿越万里汪洋,吹过我们梦中的记忆,一路凯歌,横行无阻亚马逊的
- 早晨打开窗子,一片还带着半点子绿的叶子悄然落下,阳光恰到好处。叶落知秋,果然。 这个季节的味道,我大口允吸着。
- 十五六岁,是花季,是雨季,像花儿一般绚丽,像朝阳一样蓬勃。同样年轻的心,同样年轻的脸,同样真挚的我们,风风雨雨,
-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奔流不息。清冽的山涧,峻峭的峡渠,磅簿的飞瀑,一处处的风景引人入胜,尽显迷人的风采。 史如江
- “我才发觉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别,逆着风让自己体验没一个感觉......” 这个时候,体
- 古人与今人 这要以嬴政和项少龙为例了。前人以延寿而希望延到现在,后人以寻迹而希望寻到从前。(至于寻什么迹暂不便
- 没有再留言,没有再说再见,在没有了动静的世界里,无论孤寂还是什么,好像都长了白色的霉,柔软但是带着毒。 记忆若
-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时光的飞窜,我们每天都在为了生活哭笑不得。 有时风吹乱了你的书桌,桌上的纸张也像尘埃一样扬扬纷
- 十七岁那年,我第一次乘火车,这对我最深的感触就是――中国人真的很多。 十七岁是纯真烂漫的年代,十七岁是追求个性
- 从懂事起,每年的母亲节我都会为妈妈准备一份小礼物。今年,我要用文字的形式表达我对妈妈的爱。我要让妈妈知道:我感谢
- 什么事情地知道天不知道,我知道而你不知道? 这是小时侯看过的一个脑筋急转弯,当时没有猜出来,看过答案后恍然大悟
- 有谁能说自己永远是活在忧郁里的呢?有谁能说自己是一个不懂快乐的人呢?又有谁能说自己的身边没有快乐呢?恐怕没有。因
- 画室里还回荡着笔与纸的交响曲,心中的波动也上为平息,明明到了放学的时间确认不愿回家,不,是不能。 提起画笔整个
- 似乎没有风,但是很冷,觜里哈出的气把我的镜片朦上一层白雾,不过很快又没了。独自走在树丛下,四处空无一人,只有偶尔
- 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鸟叫声了。有几次竖着耳朵谛听,只有车辆超标的喇叭声和工地上机器的轰鸣。车辆和工地是目前中国城市
- 以前总认为万事的取决权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只要自己努力地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缘分,同样相信是可
- 黑夜在灯辉下显得更加漆黑。 漫步于将亮未亮的苍穹下,心里好不静谧,不知何时,雨水打湿了散乱的头发。想要狂奔,但
- 6月快要过完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过去的初三,恍恍然,已是一年…… 还是站在这个校园
- 入梦。 自我出生的那刻,上帝告诉我:你是一个天使,断翼的天使,你必须为你的另外一半而拼搏。 我只是一个单翼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