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几何
作者:不详 (字数:600字)
从小学开始,或者,是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被灌输的一种问人的思想.老师和父母总说:“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要不耻下问,这样子才会进步。
于是,成长的事问父母,学习上的困惑请教老师,不懂的作业参考同学的,缺乏的资料查查互连网----中国,多的是听话的孩子。我们都养成了问人不倦的的“好习惯。”也许,我们惟独忘了,我们该问的是自己。
问问自己为什么总遇上这样的困难,为什么总会摔倒,问问自己是否在努力过活,是否做每一件事都无愧于心,问问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如果我问谁真正了解自己,包括目标、理想、优点、缺陷等等,答案是肯定的又有几个?
春秋的孔子早已懂得“问我”的重要性。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民国,厚黑教主李宗吾几次易名,由李世全到李宗儒再到李宗吾。他说,“与其宗法孔子,不如宗法自己。”宗吾,是他的思想旗帜。
而如今,博士生在取得博士学位后因父母不再“指导”前途而迷茫 * 的报导却屡见不鲜。看来,是21世纪的文明人类在退化?还是我们可以征服任意外部空间,却慑于走入内心世界?
是否,我们该学学皮兰-得娄问问自己:“我是谁?有什么证据来证明我是我自己?”
标签:几何,学习,叙事作文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90后,是享福的一代,许多80后如是说。的确,身为90后的我们从不曾有过饥不果腹的感觉,想要的玩具只要撒娇便可得
- 懒懒的太阳在天空划了一个不是半圆的半圆后落到山的那边去了, 又在那边的天空划了一个不是半圆的半圆后落到那边的山
- 在这个与众不同的夏天,我们结束了三年的高中生活,告别了熟悉的校园,亲切的同学和老师,开始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旅程。
- 我不知道十七岁是否还能称之为孩子。我还是十七岁,未成年。90年出生,勉强成为“90后大军中的一员。
- 听很多人说,高三的天空,是压抑而沉闷的。谁能料到,曾经那个自傲的我,现在也踏进了这个即将结束我高中生涯的高三。
- 还记得我们一起看过的荷花吗?用“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形容未免有些小题大
- 大海,不畏风浪,只求奔腾不息;高山,不畏苍穹,只求傲然矗立;人,不畏坎坷,只求脚踏实地。在纷繁复杂的世态中,做最
- 朴哉说她喜欢南京的大学,我说我喜欢北京的。 每天都是这样,寝室——教室—&
- 很郁闷地说,高考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日子过得很平静。仿若一沟绝望的死水,经风也吹不起半点漪涟。 漫长的时光
- 一直以来,我很喜欢淡蓝色,清清爽爽、悠悠郁郁的感觉,让人觉得很忧伤……于是,我仿佛被
- 初看《阿Q正传》是在中学,那个时候才十三四岁,学习了两篇鲁迅的文章,老师便把它介绍给我们看。 第一次翻到《阿》
- 好天气,像昨天一样。阳光开满每个角落,连同肮脏的那条小路。 卖早点的大叔像往日一样,忙碌但却很开心。每当他卖出
- 我曾在多篇文章里提到过的老桥其实离开我已经有两年了。三年前夏天的那个温暖的早晨老桥用他高大的身躯遮住透过玻璃
- 高二我在想 ;高一之时看长辈们个个潇洒透顶,放荡不拘,上学不逃课已成偶然,放学谈恋爱已成必然,视吾等小辈为一坨
- 前年的冬天我的单车遗失在校园里。当时我望着天空有种想哭又欣慰的感觉在心里咣当而过。后来尝试了几次想找回来,可是诺
- 包罗万象的自然界中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干旱让植物的根深扎于泥土之中;风力大的地区植物的长热更加牢固;一片杨树中难
- 小时侯,我总是躲在大人的身后,拉着他们的衣角。生怯怯地望着这个陌生又看似五彩缤纷的世界。但是我又有些害怕,害怕与
- 北羽神秀{也是我} “你在、在” 海遥的笔胡乱的写着,北羽的心绪已经飞出了他的躯壳。
- 出发,到山那边去! 其实看上去,山离我并不远,我甚至能看清山的脉络,一道道,一条条,会想起父亲手上隆起的筋骨,
- 很久没有在进行语言思考,很久也没有思考心中的语言。还记得是四年前在这个网站上发过文章,那时候我叫飞鱼,今天我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