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的选择
作者:不详 (字数:800字)
深深的庭院,明眸的宫女,沉寂的粉蝶,慵懒的梳妆,犹如宫廷的车轮在昭君心里缓缓辗过。
进宫有些时日了,却迟迟不见皇帝的踪影。珠钗玉饰金步摇,散落一地,铜镜前再也不是少女明丽的笑靥了,一腔愁绪,两弯娥眉。
迷茫的灯光下,一只单薄的幼蛾一头栽在作响的灯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爆鸣声。昭君拔下玉钗,挑弄灯芯,试图将蛾儿救出来。
就在这时,传来和亲的消息。像春日里的第一声惊雷,在死一般的后宫炸开了。
“啪”,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处于生死之交的蛾儿在飘转的火焰中狂乱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
烈焰吞噬了她粉嫩的外衣,却没有压垮她不屈的心灵。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灵发出对生的呼唤,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让她从压迫、死亡中振翅飞出。
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看着她越飞越远,飞出围墙,飞出重重封锁,飞向遥远的自己的天地。
这一夜,昭君无眠。
她想到了宫廷的阴森,想到了和亲的艰险,还想到了异域的清冷,两国永久的安宁。宫廷的猜忌、冷落、倾轧、空虚像阴影死死揪住她的心,让她颤抖;异域的寂寞、无助、排挤、思乡却又像寒流时时侵袭她的心,让她惊骇。和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待嫁的少女举目无亲,戍边的将士浴血奋战,无辜的父兄沙场喋血,一幕幕,在昭君脑海里,频频跳动……
天明时,有人奉旨来挑选宫女。一遍遍地述说着皇帝的封赏、嫁妆的豪华、国家的边患、战事的紧张。宫女一个个双眉紧锁,一想到遥远的异域他邦,就舌底打颤。官员失望了,哀叹着准备离去,却迎面遇上一位淡妆素衣少女,浅浅地笑着,一如当年的明丽……
昭君出塞,留给后人一座青冢和无尽的遐思……
可是,诗人们都错了。“分明怨恨曲中论”,“公主琵琶幽怨多”,多情的诗人怜惜只身出塞的少女,却错解了昭君当年心灵的选择。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下雨天了怎么办我好想你,不敢打给你我找不到原因,为什么失眠的声音,变得好熟悉,沉默的场景,做你的代
- 今天,我们准备到大理的洱海去玩,虽然是盛夏炎炎,但这里却春意盎然,清晨却有一股凉意,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很快我们
-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听!那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声
- 当秋风开始肆意游览大地,叶儿就开始为归根做准备,它们要将养分还给大树,使树能够度过将要来的冬天。 于是他们开始
- 从古至今,有很多人都知道珍藏的价值。有的人珍藏书籍,有的人珍藏古董,有的人珍藏名人照片,还有的人珍藏邮票。而我却
- 为何我总爱秋?是因为那一片红。为何我喜欢红?因为那是叶子最绚丽的颜色。为什么我喜欢叶子?因为我心中也有叶子,它们
- 很多很多年以后,仍会会议起那场美丽的邂逅.你干净温和的笑脸,在心里明明灭灭.时间的沙海不会湮没那只记忆中的摩天轮
- 脊椎动物的一纲,通常没有鳞或甲,皮肤没有毛,四肢有趾,没有爪,体温随着气温的高低而改变,卵生。幼时生活在水中,用
- 思绪如潮水,急切地要谱写出些篇章,然而力不从心,滴出来的字迹犹如滴了血的玫瑰,刻画出唯美与疼痛。 昏暗的视线里
- 西落的残阳不仅仅宣告着一天的结束,同时也召告着下一轮东升的旭日。它凄美却饱含希望。走过了17个春秋的我,再有36
- 从来不曾否认过自己,哪怕在那个皑皑白雪封闭了头脑,冷漠冰霜冻结了心灵的日子。一直相信,风雨过后必有彩虹。我没有流
- 永远认为童年美好,永远不会释怀那种追忆并陶醉于童年的感觉,即使在那个年代自己的生活里并不是充满了特别的幸福,而是
- 你的面前放着一双漂亮的高跟鞋,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这与你平时穿惯了的“运动”或&ldquo
- 在这个槽杂的世界中,我们那时是那般的无忧无虑。然而那些早已流逝的事儿;那些已经消匿的人儿;那些曾经开过的花儿一去
- “三十里的明沙四十里的水……”这苍凉的山曲唱的正是内蒙古园子
- 不知何时养成的习惯,每有感触都会写下来,之后会觉得充实了许多……慢慢的写成为习惯,渐
- 假期暂居的地方,是与城市隔绝的山村。 这里四面环山,抬头可以看见大片大片的绿色,那样壮阔雄奇的景象是我生平见所
- 我曾经填了一份读者反馈表,得了个二等奖,奖品是三百元钱。拿着那张三百元汇款单回家,我却不大开心。在路上,我想起了
- 曾经有一个孩子十分想得到一个玩具,而当时的母亲并没有能力去买这个玩具,于是打了这个孩子。那时这个孩子感到很奇怪,
- 终于放寒假了,紧绷着的神经伴着被压抑的心情一下子像是被解脱似的完全放开了。我放下所有在校时的习惯、神情、紧张&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