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接触的季羡林
作者:不详 (字数:700字)
第一次接触季老的文章是去年的中学语文课本,不知道这位学者,更没想到他竟是“国宝级”的大师。
第二次接触季老是与父母的谈话,对于父母对他的熟知我似乎还很惊讶。从他们的言语中大体了解了这位百岁老人,但印象还是很模糊,总感觉像这样的学者比比皆是。
第三次接触季老是一个噩耗--驾鹤西去,由此事再次觉得这位老人像是一个谜:为什么全国会这样轰动?中国损失了什么?我非常想彻底了解一下这位在我以及所有中国人心中的传奇老人。
第四次接触季老是在图书馆中,偶然看到了季老书籍的专栏,便翻阅起来。这次,我想我真的是解决了心中的困惑,阅读他的自传,阅读他的散文,阅读他的心情日记,阅读他的生活。
早已明白他是一位大师,可这次的收获在于我真的不敢相信他是“国学大师”。原因在于:他的身世:用文中的话形容,是位于当时全国贫穷省份之一的山东最贫穷的临清县的最贫穷的村庄的最贫穷的人家;他的经历:六岁为叔父接到济南,自己形容“少无大志”,非常贪玩,却幸运踏入了清华园;他的国外生活:德国的十年已成为季老的“第二故乡”。在这里,季老完成了对国学的研究。他自己说,也许没有在德国的十年,没有他今天的成就,甚至不能活到今日…………
太多的太多,季老的生活在平淡、舒适中取得了成就。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从来没有什么志向,更从未想过会成为“国学大师”,只是一心研究他感兴趣的学问,并为之付诸努力,持之以恒。
我想这便是季老流芳百世的原因,非常简单,重要的是肯去行动!
标签:接触,生活,写人作文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我的班主任是个很普通的人,我认为,他全身上下的发光点不是书教得多好,而是他的微笑!刚开始,我喜欢他的笑,不是因为在他的笑里,我能看到自信
- 岁月无情,它在父亲的双手上嵌上了皱纹;在父亲的双手上涂上了棕黑的色彩,它让父亲的双手脉络突出。我心疼那双手,我尊
- 我离开家很久了,便想家了。在这个繁华而喧闹的城市中,再也没有看见故乡那广阔的原野和那静静流淌的湖水,只有忙碌和名
- 人的心灵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题字 一把小红伞,在潇潇春雨中被纯真的友谊
- 我在记忆的浅滩逡巡,想找回一些闪亮的贝壳,却带回了满身沙砾。 小时候我属虎,我哥哥属龙。正所谓龙争虎斗,我跟哥
- 因为是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所以每天做作业都要做到很迟,而妈妈总是在我做题做得脑袋发热时为我端来一杯冷饮或者
- 很长一段时间来,我都无法定义“朋友”的含义,因为那些被称为经典的定论的东西,往往在我陷入
- “竹子开花怎么个样,真想看看;对了,明天竹子开花就好了,那……&rdqu
- 小时候的我,非常天真,对什么都好奇。 记得有一天,中央电视台播放奥运会举重比赛,当中国选手举起杠铃30秒钟,我
- 爷爷生前对我的爱是无私的。记得我小的时候很爱哭。有一次,早晨睡觉起来一见妈妈不在家我便哭了起来,爷爷急忙走过来用
- 我们跟“老姜”结“梁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
- 每每看到母亲那忙忙碌碌的身影,就觉得她浑身写满了生活的艰辛,心中总飘浮着难以表述的复杂情感。 母亲是在玉米地里
- “妈,你小心一点!这毛针都磨了这么多年了,很锋利的了,你眼睛也睁了一天多了,还费那么多精力为我织毛衣
- 我在斜照的余光中路过我家的耕田。那头黄牛低着头在吃草。田刚刚犁过了,在这个春风暖人心的季节里,老牛忙完了。这田,
- 一阵“悠扬”的乐曲随风飘至,很不幸,上课铃又一次无情地响了起来。翻了翻乱得堪比猪窝的课桌
- 又是一个父亲节,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给父亲忙着买礼物,写祝福语,连住宿不能回家的人也给父亲打电话,祝父亲节日快乐。
- 爱不需要见证 它在我们的眼里,洋溢着最晶莹的泪水它在我们的心里,蕴藏着深深的,让你感觉不到它的一丝存在可是,它
- 父亲去找我的时候我并没有在学校。 通过同学的指引,他在附近的一家网吧找到了我。 当时我坐在角落里看到他正站在
- 在我们这一生中,会遇见许多人,经历许多事,或许一转身便会忘记,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永远有一个身影定格在那里,永远
- 大雁朝天际飞去的时候,天就笑了。 我从墓地回来,就成了诗。 在秋枫满地的地方数着地上的残骸,老树干低着头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