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祭,清明逝
作者:不详 (字数:900字)
年年的清明,击碎了虚渺的晨梦。
年年的山祭,打破了暗夜的沉静。
——题记
清明,毫无预兆的到来了,对于清明,却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满山的祭祀,就真的可以换来灵魂的归宿?就可以换来地下之人的祥和?萧条的清明,便总易想起一句话:生时不珍惜,死又何必长跪与坟前?的确,在世之时不珍惜,死了才懂得挽留,才愿花时间,花金钱与地下之人,才可以安心的活在世上,这便是人,以为这样,就可以无愧于地下之人,就可以赎罪,这又与掩耳盗铃有何区别?自欺欺人而已……
坟前的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看着这年复一年满山络绎的人群,花也无奈,坟下之人,愈是无奈,到了黄泉,也要回头,回头看去,却在心底留下一烙印记,是后悔,是无奈,无奈于在世之人的无知,后悔于方才的回眸。
雨丝打在坟前的的一片泥泞,丝丝细雨,就如同被筛子刷过的心,一条一条的血丝,横倒于坟前,看着满山的人群,似笑非笑,悲伤的天地,却洋溢着欢愉悦的气息,这种讽刺般的矛盾,令人心痛,这种赎罪的方式,便让他们觉得轻松。满山飘逸的烟雾,弥漫在矛盾的空间里,似聚似散,凝聚了,便容易散开,散开了,就想着凝合,可最终,也只会消散于空中,于天地融为一体,才终于懂得了存在的真谛,可已经晚了,矛盾的空间里,便只存在着矛盾。
一个个的坟堡均匀的分布在一个个山头,无知的人却不知道,坟堡已如他们的心,空空如也,肉体不复,灵魂也会飞去远方,亦或是早已消散,灵魂只会在一个轮回里转着,转着--一世一世的走向新的轮回,一世一世跪倒于坟前,再一世一世的回到坟堡。这可笑的轮回……
满山络绎逐渐消散,只剩下一个个孤寂的坟堡,黑夜将一个个山头逐渐笼罩,他们也是害怕鬼魂才匆匆离去的?黑夜拉下了表演的帷幕,主角与配角最终也离开了这萧条之地,毫无春意的枯枝与坟堡相映成趣。当黑夜完成降临,他们还会记得,今天是清明么?
暗淡的清明逐渐上升,飘荡,最终,只剩下一个虚影,飘渺的虚影,挣破了坟堡的束缚,渐行渐远……
清明,犹逝……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拇指与食指千百次揣摩 山山水水千沟万壑 很难引起某种怀想 系上领带的农民 嫌戴上帽子面额太小
- 一只鸟在飞,它的母亲在某个目的地等待它的到达。它只知道母亲在远方等它,不知原因。它风雨兼程,急迫迅速。它需要到达
- 人生路程如明月, 月照当空有圆缺。 圆月能有几回见? 缺月总好无月夜。
- 有人说,如今是物质社会。 或许吧!但随着对物质的追求, 各种丑态却尽显无遗。
- 是离别,也是相聚; 是结束,也是开始; 秋天最主要的元素是落叶。然而缺少落叶,人们会认为秋天来晚了,农民们会
- 淡褪了朱红的桃木门吱呀吱呀在风中呻吟,祖母的庭院,堂兄的庭院,我的庭院,烟飞,缘灭。 不再,不想,哥哥走向了遥
- 金色的星,点缀着广阔深邃的夜空。羞涩的月,披着如丝缕,似烟雾的衣纱,凌波升起。 我漫步在这静谧的森林里,呼吸着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
- 离开,是花开的果实,是飞鸟划过天际,擦出的一道透明的伤口,是时间的车轮辗过岁月,压出的一道或深或浅的辄痕,是一道
- 思念啊,一缕缕。如丝般滑落在脸颊,混合着泪水,酸酸的…… 谁能够承受思念的煎熬,岁
- “你最怕天黑,但是天总会黑,人总要离别,谁也不能永远陪谁” 是呀。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你的
- 无定形,时刻幻化的色彩,伴随青春挥洒成一幅玄妙的泼墨画,引领色彩渐变的方向;跳跃着,在这青春的高光,围绕成长的足
- 是一颗晶莹的泪,被阳光爆光后带上点点的光。但它并不能像流星一样拖拉着长长的尾巴行走在黑暗中,分割那夜空,因为它只
- 春季的花草树木最美。万物生长,春意盎然。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人间。柔和的春风吹青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
- 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屋舍俨然,阡陌交通”述写着浓浓乡村的气息,尽把和谐美好描绘。
- 丝残命尽裹身其中,静心思变。 破茧而出展翅飞舞,放眼蓝天。 从容扑向焚身之火,追求无限。 执着而不畏惧死亡
- 她是一个美丽的标本。躺在这个冰冷的玻璃柜中已经整整五百年。 五百年前她用她的声音从巫师那里换取了魔法,请他把自
- 想起故乡,心中有割舍不断的感动。 故乡的黄土地里,埋葬了我最挚爱的亲人。落寞的葬礼,嘈杂的唢呐声,潸然滑落的泪
- 天又黑了,一种熟悉的孤独与寂寞涌上心头。夜,静静的,悄悄的袭入整片苍茫大地。那是一种恐惧,一种背叛,一种萧条,一
- 记得第一次听朴树的歌,是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记不得是哪一年的了,暗暗的灯光,灰色的。只有他一个人在舞台上,孤零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