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距离的忧伤
作者:不详 (字数:1000字)
从仓颉造字开始,中国字一直是表意的象形文字。老祖宗造字,不仅融会了字的灵动美观,更糅合进了字的喜怒哀乐。一个字是一幅图画,那么一个词便是视感极强的世界了。比如“距离”,透过这复杂的横横竖竖,我似乎看到一股幽怨之气的氤氲上行,伴随着古典的美感渐行渐远,若即若离,忽明忽暗。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古典美正是构建在距离上的亭台池榭。我们大可想象,这距离是“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的相远相思,或者是比地理距离更加遥远的门第观念与等级尊卑,或又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生死相隔,或又是忠臣与“不己知”的君王一段扼腕叹息。
有人说“诗是痛苦的结晶”,而文学则爆发于强烈的情感,而距离则是横亘在现实与美之间的通途。而当今这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却大大缩短了本应天水相隔的距离。手机,网络随时将信息迅速传递,火车飞机将相爱的人立刻送到对方身边,网络上各种体验让爱情、阅读这本应严肃而投入的内容“快餐化”、“泡面化”,并黯淡化,让本应结集于心,奔突于胸的块垒并非用酒或诗浇灌,而是自行崩溃,永远不再。
没有了距离,没有了强烈的情感,没有了尖锐的锋芒,所有人都是鹅卵石,在互相促进更为圆滑中失去了古典美丽,只留下现代的忧伤。
没有了征人送行,又怎会有为良人缝寒衣的怨妇在七月流火中的叹息?没有了君臣相隔,怎会有“文死谏,武死战”的激昂正气和《出师表》的赤子忠心?没有了父亲去无所侍的小儿女“清辉之臂”的月下守望,没有了朋友远离塞外风寒的痛苦,又怎会有一出出《阳关三叠》,一枝枝折柳赠别,一涟涟十里长亭的泪,一句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相安互慰?
秋雨先生说“由山脉相隔的遥远是一种绝望,由水道相通的遥远是一种忧伤”,现代剥离了“山脉”,“水道”,黯淡了“遥远”,“忧伤”,在文学与美的领域,我们只能淡淡绝望点点悲哀,愿距离还在,人情还在,美,还在。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夜里,大街上昏黄的灯光宣告着夜的寂寞。 路边的咖啡小店还没有打烊,橘黄色的灯光温愠地打在咖啡小店橘黄色的壁纸上
- 独自一个人,沿着你我曾经一起走过的路,徘徊着。然而,再也找不到那时的感觉,汾水依旧,斯人不再。一滴眼泪落入水中,
- 年华碾过我们的身体,还有我们的脸。留下一块块臃肿而难看的斑痕。于是我们遍体磷伤,或新疤或旧疤,只是不管怎么样,生
- 流浪了才发现自己的孤独相识了才明白因为有你那一刻我明白了心动的感觉远远的望着你傻傻地站着看着你雪天漫步的样子我只
- 在春天的绿野里听到青翠的笑声,那是青春;在河水浅浅的溪岸边,看到狂野的身影,那也是青春;但如果你在行色匆匆的大街
- 蔚蓝的天空 象一片汪洋 朵朵浪花的点缀 在蔚蓝的天空 更显得无暇 缘分的天空 象一片网络 纤纤文字
- 一 括囊无咎亦无誉 龙困浅水终归渊 因是一夜寒溪涨 遂成四百刘家年 二 九里山下绝机阵 十面埋伏相
- 我想了很久很久,才下定了这个决心,因为它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而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又有多少呢?外面的喧嚣是寻么的
- 侠客赋展翅凌云九重霄,生为狂人与天傲。 雄风旗鼓重待日,再战江湖几多涯。
- 邂逅,邂逅,茶饭不思消瘦。深秋夜半对月,孤酒佳人残缺。缺残,缺残,痴情不知深寒。
- 即使是老大最信任的卡隆,也不知道老大的组织究竟有多么庞大。老大曾在醉酒的时候,不经意地向卡隆透露说:&ldquo
- 阳光很美, 犹如金色的绸缎, 细细碎碎地, 为冰冷的混凝土添加了几分暖意. 只是她太灼热了, 火红而刺
- 指缝间溜过多少岁月,尘埃中淹没多少欢乐,微风中瓢落多少往事,无奈中留下多少叹息,但感谢永远无怨无悔! 有一种精
- 听过这样一个很古老的故事。一个勤劳本分的农民,当然是个小伙子,家里很穷,又无亲无故,无人为他洗衣做饭,生活困窘。
- 记忆中的夏天没有了言语。 每次想努力回忆起你。而你却安静地站在黑白的映画里,没有阳光,没有微风,没有梧桐。时光
- 故乡已经模糊, 不知是否会忘记。 每当想着那里, 想着过去。 心就会哭泣, 充满懊意。 舍不得,
- 忙忙大地上 秋兄弟催促叶子归根 来势汹汹 吓走了一群群雁家百姓 吼出了爱玩的天真孩童 一起玩乐少了份淑
- 当冷风吹过的日子,我会想起你。你说过只要有你在,就不会让风吹进来,现在你不在拉,我加拉两见外套,仍能感到寒冷。无
- 是否还记得曾经的花火, 是否还记得那曾经的凤凰树, 是否又曾想起那段风起云涌, 不记得拉那是记忆的逃避。
-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阳光,是一种语言 ①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