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菊
作者:不详 (字数:2300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爱煞了这句诗,也因此很早就认识了写诗的人,印象中他总是从田园的晨曦中走来,拘一捧菊花香尽洒入东篱的水,荡着悠悠的扁舟梦入桃花源。
后来觉得这印象极抽象,世人们用菊花、用东篱、用桃花源为陶潜创造了一门“隐”的艺术,将他完全神化的不食人间烟火,让他穿越了历史的恋恋风尘在人们的心中有一种独特的地位。
不同于其他文人,陶潜似乎并不以他的诗着称,或许我是否可以说陶潜的诗完美的诠释了他的“隐”,为众人树立了一个可以仰视的鲜活的标杆。使其变得独特起来,卓越起来。世人总佩服能张着并不强健的翅膀却依然逆风飞翔的人。而且是以或壮丽或清高的名义。
很多人说陶潜是菊的象征,“菊,花之隐逸者也”。菊是真正的隐者,它可以在瑟瑟的秋风中不事张扬却又肆意无忌的开放,开得漫山遍野,畅快淋漓。却朴实而不雍俗,遗世而不清傲。世人总叹它的风骨,其实这风骨既可以伟大也可以平常,人们的敬仰不过在于它的先驱性,在于它敢于追求自己的生活,他深知自己的意愿,踽踽而生,它认为生活是秋,是凉爽的风吹刮的最猛时候,它便选择在春天离开。正如陶潜从那无限春光的政治舞台上逃走。因此,对于陶渊明来说,更恰当的应是避世。真正的隐者不是逃离俗世,而是在俗世中永远保持一颗清明的心,可以通体沐浊流,冰心未染尘。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消极避世未尝不是种懦夫的表现,当然,我并没有完全否定这样的行为。毕竟,像陶渊明、屈原这样的人,他们本质是诗人,诗人的心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们不拘于时,不拘于事,没有野心,没有欲望,抱着“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态度。为浊世留下最后一股清流,这亦是一种孤独的坚持。
纵然,自己常常感叹屈原的投江,那般如飞萤扑火,凤凰涅磐般地殒落,是一种诗人的固执。感慨陶潜的避世,二十余年与世隔绝,潦倒残生,是一种消极的逃避。有时会给自己一个假设,愿他们做那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人,一个完满的人,甚至成就如晏婴、管仲一般的千古名相。
后来当逐渐褪下年少轻狂的稚气,不再嘲笑他“草盛豆苗稀”的无措的拙行,不再费解他“富贵非吾愿”的文人的清高。而是用一颗诗人的心去体味一个诗人的情怀。他的肩头负荷得过于沉重。这是那个时代赋予他的不能承受之痛。在盛世,做一个治士仁臣并非难事;在乱世,固守自己便已是不易。他不是一个政治家,他也许真的不适合玩弄权术,精于世故。近与自然的率性,对于仕途是最大的障碍。于是他做不了魏征那般叱诧风云的政客。他不是一个学者,在那个时代他没法幸运得像孔子,当不了政治家还能当圣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因为孔子是“入世”而他是“出世”。似乎太少人有那样的觉悟。于是他就一直扮演着尴尬的角色,很尴尬的地位。这样的他在俗世似乎真的没有存在的价值,只能隐于他的世外桃源,和农人侃着哥俩好,没事和自己那块杂草丛生的田地呕气,采朵菊花装点一下已不能称为屋的茅庐,甚至被农夫嘲笑,被妻子埋怨,潦倒一生,腿去了圣贤的光辉的陶潜,该是这样一个淳朴又可爱的老人。这样的他才立体又真实,这样的他,才又可贵又可敬。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当诗画琴棋褪变成柴米油盐;当貂华俘梦褪变成清潦孤贫;当理想的美好,褪变成现实的残酷,在意志和形体的冲击中苦守二十余年,世间又有几人?人毕竟是人,人不是仙,也请不要把陶渊明神话,他顶着一副凡夫俗子的肉体去践行一种人格。但凡一件事,可以固执的坚守,便可做这天下第一等人。
对于隐世,我们也大可不必为陶潜戴一顶太高的帽子。我想陶潜自己也并不认为他是偏要做出些文人的“惊世骇俗”来。诚然后世赞扬,效仿者甚多(可能有些目的已不单纯),但我宁愿把他理解为一个任性而孤独,傻气又可爱的人,一个勇敢的敢于践行本心的人。只是他的欲望来得更简单,也更诗意。就像菊一样,它爱把生命选在秋天,并不是为了树立什么,甚至只是为了逃开什么,只有在秋,在萧索中,它才振奋起来,沸腾和肆意起来。或者俗气的说,他更像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儿。只因他是一个文人“农民”,但他更幸运,因为时代对于这种行为的认同感,使他不必像卖猪肉的北大学生那样屡遭非议。而且他的避世,他的隐归甚至被单独载入史册的一页,几行再简单不过的一生概述后便是大片大片的空白。陶潜不似武则天那样的高调,留了无字碑,任人评说,他也还不够那样辉煌的“份量”,他只是极自然的把自己的生命向水墨画一样留白。仅因后人极不甘心有这样单薄的文化符号,于是就用一种极完美的眼光去审视他,褒,褒得天花乱缀;贬,贬得一文不值。其实他所做的正是随心而已。他只不过是厌卷了一种生活便开始另一种新的生活;只是为了穷其一生去执着于自己的意愿。他的诗文只是为他的心灵所作、所歌,纯粹就像渔人的歌,采莲的曲,牧人的调,同样仅为抒发一种生活。他絶是没有想过自己的诗会流芳百世,甚至他从不认为自己为写诗而写诗。
作为人这个个体,心里都该是有一片精神土地的,在这片土地上自己或许是个隐者,只是我们没有那样的勇气,或者由于太多的牵绊去做一个真正的隐者,为自己的灵魂找一个平淡自然的归宿,尤其是一片并不大众的灵魂寂地。
其实,有些事又何必深究呢?陶渊明无非是在经营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倦了,看透了,便做一朵隐菊,开在山间,一阵古风吹过,簌簌作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有时候,所有的离开都是为了再次的相遇。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游戏。所有的结局都如同梦境,爱与痛的再度摩擦不仅仅只有美
- 望着窗外静谧的黑夜让我充满无数的遐想,只有在宁静的夜晚才能让灵魂得以回归这副虚伪的躯体,在这红尘中我早已迷失了自
- 小桥是搭在河岸的一只弓 把夕阳射落在后山的林中 惊飞一群栖息在树丫上的星星 扑楞翅膀飞向遥远的天空 月亮
- 他这个人,可以说成是一种神话!与他相处之际才发现,他恰似我的“蓝颜知己”,可惜&hell
- 北风吹老树前花, 西风狂卷门前沙。 南风道出心头怨, 东风缠绕断肠崖。
- 沉睡了千年的苏醒 是叹息 遗忘 箫声马蹄 你 是谁的宿命 瞬间心在哭泣 证明爱的痕迹 伟大 歌
- 今天才开始慢慢懂得生活本来就好似一种磨难,在这块磨石上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解脱,而有的人选择的却是用毕生来对决
- “同桌——我会想你的!”大宝不断舞动着紧握的“猪蹄儿
- 雪,静静地落 泪,默默地流 雪,纷飞离去 心,孤独死去 苍天啊! 苍天 让心死的人 再一次 复活
- 独登高楼,回想往事,唏嘘人生梦,望断天涯路,空叹惋。 樱桃落尽春归去,人间没个安排处 你来了,带着你的影子,
- 人活着不能没有尊严。尊严不是虚无的功名,不是浮华的富贵,而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是一种闪光的灵魂,是一种源自内心与生
- 在我还没有醒的时候,雨已经醒了。昨天持久的闷热暗示着今天雨的离开不会轻而易举。瞧,雨,精灵们,正滚滚而至,恰如赶
- “奇奇长得像朵花,最后变成大傻瓜!”同学们这样喊。 放学了,走在回家的路上,奇奇很不高
- 我是一个过客,很不幸的路过这个本不属于我是世界。伴着夜色前行,没有任何的停滞,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有了那一个美丽的开
- 只要青春仍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一切 太阳仍会重新归来 我站在斑驳的石岸 聆听青鸟的歌唱 享
- 渴望冬天,其实是讨厌秋天。秋天的一切都是萧瑟的代名词,连太阳都犹如瞌睡人的眼,没有一丁点儿生机和活力,更不要说那
- 衰败的汉室王朝混战的三国时代 曹操一统北方称得上是一代英雄 孙刘虽不及之却也可以造福苍生 其他诸侯不过是衬
- 秋叶,飘然坠落,是否,预言生命走到了尽头?也许,我将不带走遍朵云彩,悄然离去;抑或是遗留下永恒的点滴,永活在回忆
- 这里有很多车,虽然人们在天上修了高架桥,在地下修了地铁,但仍然常常塞车,会浪费很多时间。 这里太过喧哗,连个稍
- 我总希望自己拥有一个金盒子,能装得下生活,待我闲暇时打开它细细品味。可是,我怎么也寻找不到…&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