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中消逝
作者:不详 (字数:900字)
车轮卷着灰尘,在迅速地前进。而我,沉浸在墨香古巷之中,拾起落花春去的情趣,穿过华贵富丽的宫殿,浏览曾经繁华的十国街市,回忆无法忘记的距离。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惆怅,也有“谁道人生无在少”的旷达,还有“六朝旧事随流水”的感叹。但历史的风吹走的是沙子上的字迹,消逝的是尘封的记忆,留下的是石头上的铭记,隽刻的是鲜明的史迹。当人们将宝藏上的泥土理静时,真正的金子就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来到统一六国的秦朝,我看到的是强大。秦长城的宏伟修建,留给我们的是一块块记载历史的砖和一段段饱经风雨的城。
走入繁华兴盛的唐朝,我听到的是一句句不朽的诗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鼓励我无法忘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犹如一阵清风让人心旷神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李商隐教我知道奉献的伟大;“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让我感到无限苍凉……日本的使者将我们的汉字带回去钻研,才渐渐有了日文的初体,保留至今。唐朝的繁华让我目不暇接。
再次启程来到才华横溢的宋朝,遥望空中一轮明月,恰巧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漫步长江岸边,耳边便会萦绕“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感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又在高唱《青玉案》。大书法家王羲之正在大挥墨笔,书写千古名篇《兰亭叙》。我们中国的文化在宋朝仍在发扬光大。
如果我继续回想这悠悠历史,几年,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也不会说完。我们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并没有在行走中消逝,相反却在进步中传承。谁说,历史的车轮会将古老的传说遗忘;谁说,历史的记载会屏弃千年文化;谁说,历史的尖刀会削平所有的过去。
在行走中,中国的文化卓尔不群,中国的气质仁义谦逊,中国的人民热情淳朴。
在进步中,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中华品格千古流芳,中华精髓不朽篇章。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很久以前,在赤道附近的海岛上居住着一个强大的民族―皮亚族。他们生活在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岛上:亚当平原上,沃娜温泉抚
- 天空蔚蓝如同纯洁的梦 地鲜妍就似清澈的湖 沙漠中黄尘不再孤寂 绿洲里泉水不复干涸 我渴望的世界 
- 梦会灭,不会长久的。人生也是一样的。 与其活在梦一样的人生,不如不活! 累耶!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mdash
- 毛毛虫终将变成蝴蝶,展翅飞翔,无论是在尘世间,抑或,是在天堂。 我用自己做赌注,却输掉了一切,就像嫦娥偷吃了仙
- 日薄西山。 从未发现日落可以如此唯美。夕阳的余辉依偎着绯红的晚霞,拥大千世界入怀,像在轻抚疯闹一天的孩子。耳边
- 春天时。有两个女孩有说有笑地走进学校,友谊使她们不孤独。那时时光飞快地从眼前划过,不知不觉,悄然无息地走了。
- “快看,咱家的芦荟长出了花骨朵儿,妈!”我突然发现芦荟支出了一条不寻常的绿枝,翡翠一般,
- 大学的生活像潮水一样涌来,以一种逼人的气势,令我无法接受,你也是吗? 不知道我此时应该是开心还是伤心,我们都不
- 灰色,擦拭双眸,还是单一的灰色。 ——题记 行走在路上,独自一人,孤独与郁闷充斥着,
- 在雨中,忘记了方向忘了伞,黑夜在珠帘外生长,嘲笑雨季的彷徨。 迷茫的时候,我撑起精致的油纸伞,脚步轻盈,侧耳聆
- 人 喜欢表面的灵长 顾虑不到 内心的挣扎 便判了死刑 我 无辜的生命 死在这冤屈之下 呐喊 只
- 冷风细雨扑寒窗,孤灯独影笑空房。 梦里知己无处访,鸡鸣三更已断肠。
- 客观事物往往具有多元性,对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的角度不同,观察者的情感各异,往往会“仁者见仁,智者见
- 地上,一片落叶,你昂着头毅然地踩了上去,我听见它发出“嘎吱”的挣扎声,然后支离破碎。这很
- 一天的美术课上,张老师向我们展示一副名画。那是莫奈的一副风景画,画的是日出的景象。画的名字很简单直截:《日出印象
- 当是,我不会放弃 时间不会让我离去 因为时间不会让我流泪 只有你,我的心 有你寸在我才知道 我是会流泪
- 鱼的思念 鸟不懂 就如 我的思念 你不懂 还记得 风在树梢鸟在叫 你在唱歌我在笑
- 子尤,一个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似乎是天妒英才,06岁末,他离开了这个喧闹的世界,去了天国,去找上帝掰手腕。 初
- 生活-快乐=痛苦 夏圣轩是个优等生,在家里也是倍受宠爱。但是,他永远都是孤单、寂寞、痛苦的。 清晨,圣轩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