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之孤月
作者:不详 (字数:1100字)
“月!”一个“月”字脱口而出。孤寂、凄凉却上心头。好一个冰凉寒心的月字,好一个孤寂凄清的夜晚。
举头望明月,突如其来的孤单阵阵袭来。
我轻声询问:孤独的嫦娥啊,此刻你在孤冷的月宫做些什么?在想后羿吗?在开启承封的记忆吗?想当初你们的生活过得是何等的幸福美满,而如今却落到了各居一方的地步,彼此都承受着孤独和相思的煎熬。都是灵药惹的祸,你后悔过吗?这么多年你在月宫闭门思过得怎么样了?
孤独的气氛总是给人压抑的感觉。
看着那轮在高空悬挂的月亮,我忽然发现它似乎也不如平常的活泼爱动。缓缓的,漫无目的的在夜空徘徊。因为今天是中秋节。所以它也孤单吗?也许吧。
月孤单了就以徘徊的方式来消磨时间,那我孤单的时间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打发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间啊,就像流水一去不返,但时间仿佛就停留在了这一刻——中秋节。世间高兴与快乐都被冻结了么?我几乎找不到热闹遗留的半点痕迹,留下的只有孤单与落寞。整个夜空、整个世界只有孤单。
“孤”从何来?是因为月的孤独?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月要孤独的时间是很丰富的。可为什么偏偏就选择这一夜呢?是嫦娥她激发孤独感的降临?还是她看不惯别人因为团聚而兴奋,不甘心自己独守月宫的孤独。因此,将月调得更大、更圆?还是她……
也罢,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月之孤独却赋予了诗人的无限灵感。
自古诗人多孤傲,孤傲必孤独。于是,李白呤出了千古名篇《月下独酌》。你看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很想排谴一下胸中积郁,可是“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知音难觅,怎不感到孤寂,怎能不醉。
苏东坡的人生失意,也就借酒发挥,对月倾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高处不胜寒”。每读苏公此词,我总会不免的一笑:在月下即使是发一通牢骚,竟也能发出如此美妙的诗意来。试想,如果没有了这些与月色相关的千古文章,中国的古文化将枯燥成何等模样?
至今,中国老百姓历来都钟情着月亮,每年八月十五月最圆,这一天是名副其实的月亮节(即中秋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人人看月亮、吃月饼。
拿着一个难以哽咽的月饼,终于我走进了那间连月也不愿光顾的屋子里……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秋风起,卷起阵阵悉思。 大片大片的树叶漂漂洋洋散落下来,任它掩没平躺在树下的我。 秋日里,几近中午,太阳才懒
- 云儿哭了 可恶的椰子树 幸灾乐祸 在云儿的泪水中 跳起了芭蕾舞 摇曳着婀娜的树影
- 上学真是累死人!似乎头还没挨着枕头闹钟便刺耳的闹起来。我迷迷瞪瞪的按下闹铃,又继续与周公约会。 “
- 日落见残花,兴尽知悲来。岁月的痕迹只在自己身上留下一副躯壳时,人生也许真的会如过眼云烟,终究要化归尘土般平淡。
- 苍海桑田的爱 爱是一种力量 爱是黎明时盟芽的太阳 痛苦的爱 爱像西阳夕去的离别泪 爱是耕耘 爱是奉献
- 一个人的城市我和城市隔着昏暗的颜色我和喧嚣隔着坚硬的墙一个人的城市让我感到奢侈且苍凉在四季流转的寒风里我看见了那
-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个世界水平的顶级问题,据说是着名物理学大师霍金的研究课题。 “离
- 细节的美,源于一个微笑。 细节的美,源于一个表情。 细节的美,源于勇敢和自信。 就从现在开始,从细节处改变
- 用一朵花开的时间来纪念一段时间的流逝。 如果没有各种凌乱而纷杂的色彩,那么,我可以看见太阳纯净的颜色吗? 长
- 一 高一。是那个样子的少年。什么都不懂但还要在别人面前卖弄学识。我一心就是要上文科的。说实话文科比理科好。而且
- 作为凝冰王国的皇子,在别人眼中也许是快乐无忧的,但是我却并非如此。 从小,我似从无边的黑暗中摸索而来,眼前除了
- 多年以后,你回眸的泪光依然灿烂着我苍白的心绪,临别时无助的眼神凄艳成滴雨的玫瑰,摇曳在我午夜梦回的心海,有关你的
- 风起了 我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 眼镜掉了 我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追你 眼前一片模糊 摇摇晃晃、颠进梦乡
- 在知道那些分数的时候,我就傻了。五十多名。在知道名次的时候,我更傻了。记忆中最低的名次了,有史以来的最低记录。
- 我从小句对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似乎是与声俱来的,我喜欢水,喜欢它的柔弱、静美,还有它遇圆则圆遇方则方的态度,柔
- 人生如梦, 迷糊中你已经成为王, 朦胧中却又变为奴隶。 人生如戏, 台上是神采飞扬, 台下却十年寒窗。
- 周而复始的缘分 露水滴满我的晨曦 你轻轻扣开我的心门 为了一个心动的理由 何事能成为阻挡我们的险峰 无
- 夏季中一半的一半,习惯这样的味觉。 半个故事半个传说,没有了开始,所以也未预设过结局,有多么精彩,有多么传神,
- 我来了 我又来了 以往的苦涩都是回忆 我所记的 只是身后那一窜弯弯曲曲的脚印 哼着歌 我来了 火热
- 我是一条鱼,一条卑微得不值一提的小鱼。我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庞大的身躯,甚至连自由都没有。我很羡慕那些可以自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