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何方?
作者:不详 (字数:800字)
菊本清洌之物,久食可清肺去嚣,还浮喧于宁静,这正与陶瓮的恬淡珠联璧合,难怪陶瓮要“采菊东篱下”了。
江南,茶的故乡。在这里,人人会饮茶,人人会品茶,品茶的甘香,体茶的安宁,悟茶的含香不语。这或许造就了江南人杰地灵,造就了江南妩媚却不张扬的性格。
一事一物,又何尝不是这世界这人类的体现呢?泱泱大国,又有多少一点一滴折射出五彩的光芒?
原始社会时期,山顶洞人就已学会了人工取火,使用用石头打磨出来的工具,河姆渡人首次在世界上种植了水稻,五帝时期,仓颉创造了文字,首次养蚕织丝,奠定了丝绸之路的基础,并制定历法……
奴隶社会时期,在公元前613年,中国有关哈雷卫星的记载被世界确认为首次对哈雷卫星的确切记录。当时中国的青铜铸造和生铁冶炼技术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司母戊鼎和九羊方尊。
封建社会早期——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化艺术空前发展,出现百家争鸣,白花竞艳的局面。儒家的仁爱,礼制;道家的朴素辨证法;法家的改革思想;韩非子的依法治国,使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空前的大繁荣,各国相互采纳;孟子刚柔并济的辩论散文,庄子想象力丰富的美文,屈原以香草美人为象征的楚辞,都为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贡献了一份力量。
封建社会晚期,又有更多的事物交映了中国的伟大。张衡的地震仪,郑和下西洋,北京的故宫……
而在新中国的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颗原 * 的 * ,人工牛胰结晶岛素的合成,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上天,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上天,都印证了中国的繁荣富强。
中国在强大,在发展,或许我们感觉不到,但无数的事物都洗涤了我们的感官,都体现了中国发展的趋势。
一叶不能障目,中国五千年的渊博永不会被人民遗忘,泱泱大国的宏伟长存于一事一物中!
标签:高中优秀作文,优秀作文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断掉的记忆 没有时间地点 凝固的过往 没有激情感动 负出的 是汗与泪 收获的 是苦与愁 感悟的
- 玉树彩虹 昨天还是广阔无边的草原、充满淳朴的民风,犹如“风吹草低见牛羊”般的悠闲之景,一座
- 喜欢读书,因为它身上有淡淡的油墨香,静静的让人心安。 喜欢读书,在一个静谧的夜晚,点一盏蜡烛,沉醉在《红楼梦》
- 空灵灵的夜,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 人们被这悄悄落地的雨点惊了一下,于是,路上便不再有悠闲漫步的雅士,不愿被这清
- 汽车里的空气轻松地弥漫着,一首《家乡》被滕格尔演绎的荡气回肠。一次普通的行走,去那里并不重要,关键要在这一天,让
- 夜阑人空落泪, 忘疲惫, 风轻草静陌路身不己。 寞日宵, 何时了? 心幽待, 只是月匿阴云乱心扉。
- 我找到了一个起点开始闲逛,科学楼——后花园——篮球场&mdash
- 夏去秋来,四季轮回。 我们的脚步不曾停歇…… 转眼间,那郁郁葱葱的盛夏就这样匆匆
- 一声巨响 轰隆隆 天上,冒起了黑烟 地上,多了个窟窿 小鸟飞走了 寻找新的天空 人们背起包袱 寻找
- 我富有,因为我幸福;我幸福,源于我富有。 绿草如茵,千里啼绿映红;素香柔树,夏满芒夏果累累;独立寒秋,麦地黄花
- 我茫然漫游在树林里。看着耸立的大树,手不时的需要些依靠。我的思想,好像在寻求什么。始终找不到我所寻觅的。甚至,连
- 十七岁的我,是一个真实的我:喜欢寂寞与眼泪、遐想与向往、文学与音乐、不羁与疯狂、流浪与自由。 我像只雏鹰在十七
- 我有两条路 两条迷茫的路 一条通往行走,一条通往选择 我有两条路 两条寻找的路 一条通往光明,一条通往
- 落叶,盘旋,弥漫,扩散。当年群雄共起的橘子 洲,俨然已成了他的脚下之物。他在笑,眼神清澈,但 透着杀气。
- 黑夜 黑夜的天空, 并不象征黑暗,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沉寂的黑色, 并不象征寂静, 生命的脉搏一
- 午夜的星, 眨着纯真的眼 清晨的风, 泛着淡淡的寒 无奈的我, 守着易碎的水晶, 破碎的心, 怎能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一境界是智者真实的写照。他们的智将他们高高托起,常人站于平地
- 看着那些淡紫色的小花安静的躺在透明的玻璃杯里,一种咸咸的液体滑入我的嘴角,我知道,那些小花就是诺的眼睛。――――
- 窗外的秋变的干燥,一天日生日落偷偷地.不知道过了好久.我静静地朝树上一望,原来树叶早已经被秋风抖落! 在我的世
- 风儿吹—— 叶儿飞 繁华之后的伤悲 雨儿坠—— 烟雨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