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永恒的根
作者:不详 (字数:800字)
家就是人们年青时想尽方法要离开,而老了后不顾一切要回来的地方。
——题记
小的时候对家没概念,模糊的不去思考它的真谛。无法理解那么多思乡的感慨,那么多想念的眼泪。16岁以前,总是围着家转,没有新奇,没有感动,一切都只是本来的那样,仿佛太阳就应该从东边升起那么简单。
渐渐懂事的时候,总是望着天边很远的地方发呆,想像太阳落下的地方是什么样子,于是渴望飞翔,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没有牵挂、没有束缚,一箫一剑走江湖一样潇洒地去流浪。对于家,只是想逃离,它的概念大概就好比一个鸟笼,锁住了我自由的翅膀。
在紧张的中考之后,于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家最远的学校,逃离的欣喜远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终于盼来了开学,父母领着我来到这远地他乡。他们的叮咛嘱咐让我心里一下子有了一种悲伤,压在心头难以言喻,在他们转身的那一刹那,突然无意识地冒出一句话,“我想回家”!那一刻似乎多年的疑惑都烟消云散,为什么人们总说“在家百事好,出门一事难”,“每缝佳节倍思亲”。原来那些思乡的感情真的可以浓到无法释怀,浓到了流泪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程度。
高三的生活更加沉闷,更加辛苦,每每遇到挫折总是不由地想回家,仿佛到了家什么事都能解决,再大的困难也不会害怕。
放假了,回到家中,看着父亲的忙碌,听着母亲的念唠,不再心烦,反而有一种安宁的感觉,就像叶落归根般的踏实。
我很抱歉因为只有当我受伤的时候才会想到家,但我想也许那就是家真正的含义,就像遭受狂风的树叶渴望回到根茎,感受大地的保护的温暖那样。
家不是一杯浓烈的葡萄酒,它是一碗沁人心脾的粗茶,只为了在你口渴时给你滋润;家不是炫目的日光灯,它只是一盏简单的小油灯,只为了让你在黑夜中感受温暖;家不是繁华的树枝闪耀的翠绿,它是树底下最深处的根,只为了静静地护你成长,然后默默地等你回来。
家,是每个人心中永恒的根。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欣赏使人变美 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密苏里有一个坏孩子,他偷偷地向邻居家的窗户扔石头,还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
- “雨”,一个简单的字,在一些人眼中根本就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它就好比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
- 上学时学过一篇题为《鲁迅踢鬼》的课文,至今记忆犹新:鲁迅先生素来不相信鬼怪之说。一天夜间,月高星稀,鲁迅先生独自
- 作为一个普通的女孩,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外表很不美丽,但我并不以为然。 前年夏天,我从一所普通农村初中考入市重点
- 清晨绿色的阳光透过温柔的叶子洒向大地,年轮中曾经青涩的时光向未来讲述着美丽的传说,奥运五环中的绿色像温暖的拥抱明
- 从零开始 厦门名校 厦门一中 明 映 上个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位大文豪“每天拼命工作,不接待来访,
- 在家庭,你感受到父母的爱;在学校,你感受到师生的爱;陌生的人向你伸出援助的手,你感受到社会处处是美、处处有爱。爱
- 【作者简介】 李晓辉 湖南名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创新作文》特约编辑,作文命题与指导专家,连续三年被评为高考
- 风,无声,吹绿了大地;爱,无言,滋润了心田。 曾经认为,父亲是个感情迟钝的人。 小时候放风筝,陪我的是我的母
- 【材料及话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诗人顾城写过这样一段话:“万物,生命,人,都有自己
- 人言:一毫米的裂痕可以毁掉一架飞机。或曰:一毫米长的头发丝上可以雕上一幅《清明上河图》。凡此种种,皆有实例作证,
- 遥远的,天的边际,悠悠升腾起一朵洁白素雅的云。云俯瞰大地,深深地望了一眼自己原来的栖身之所--一方小水池,然后便
- 明朝户部侍郎张津安曾撰一联: 宽一分 * 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 清代赵填畛在桂林府衙书一联:
- “QQ,语文老师有请!”班中的“小调皮”向我作出报告。&ldqu
- 走上街头,不时与光头遭遇,有人说,那是做作,有人说,那是时尚;打开电视,常常与长发男人“邂逅&rdq
- 今天,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日子。全国人民关注的目光,似乎都集中到了刘铭一个人身上。因为,就在今天,刘铭将代表中国奥
- 奥运迈着轻快的脚步渐渐走近我们,我庆幸自己是一个情感真挚,善良,城实的人,可以在其中体验到许多的感动
- 话题27:高三感受?? 人生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而高三就是其中的几步之一,它通向
- 又看到有人在评论韩寒,没想到是朱老同志对他的学生的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只要不像韩寒那样放弃,情况会发生
- 【题目设计】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因没有门路,分配回家在家开卫生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