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全
您的位置:>> 作文大全>> 高中生作文>> 高三作文>> 读后感>> 我们都幸福着吧作文

我们都幸福着吧

作者:不详 (字数:2400字)

  我从来不写读后感,没写过,也不知道怎么写。这种固定的格式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一根绳子去绑一头即将被杀掉的猪,除了疯狂而绝望的挣扎,还能有什么呢?打一个我们中学时代的比喻,好比我的作文本来写得不错,特儿棒,但是每次考试老师都会笑嘻嘻地对我说,写得不错,可惜这次的作文题目是另一个就好了。所以我天生就是犯贱的命,哪里不通往哪钻。像我喜欢读书,应该是好事,别人看了我说,你那么爱读,将来一定是去当老师当作家的。真是很有出息。我私底下总我妈说,作家我就不当,没那人格。老师嘛,做不来,一脾气的温和,不像我的作风。我爸听了就说我今后要是再敢买书他全当三毛钱一斤的废纸卖了。原来他一直以为我已经找到了我未来生活的方向标才大力支持。真是阴错阳差。而另一头呢,同龄的人见了我就问,你发表了什么东西啊,知不知道最近出了个什么作家叫什么什么啊,一二三我就烦了。我想凭什么爱读书就得发表东西认识人呢。我听说不知道哪个省的作协主席连海明威卡夫卡都不知道还不是照样那么红火。可见,我这个人不仅仅被严重误读,我自己也是稀里糊涂的。本来不是那块料偏要强,害死的只是自己。现在也不是一样,我想写点东西说说话了。

  回到正题,读后感。这是读王小波以后的感想。说来惭愧,读他的东西还是一本盗版。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几近崇拜。文化狂人在这个年代已经语不惊座了。从大陆到台湾从东南到西北美女到丑男,中国大地盛产如此众多的特立独行者,但是“狂”总是邪是歪的,不是那么名正言顺。有人把王小波说是狂,我就不同意。那怎么能说是狂呢,那是理智。王小波的理智幽默得不动声色圆润自如,建立在对中国的知识体系的剖析与批判上面且一鸣惊人。由知识分子到正统文化乃至中国国学,甚至文化界生活的任何一个微小的角落,王小波的气息有温暖的春天里的冬风,一针见血而不留痕迹。中国的古今文化有如一张精密无双的网,哪儿都透着风一捅就破又不为人知。网总网得住鱼,有鱼就是好网。所以从王小波来到王小波走去,这张网,顶多被人吐了几口水,骨子里还是那么结实。

  照这样说来,王小波就是修网的人。我读他东西还不多,几篇文化评论,在我目前所读来看,他要说的至少有这么几件事:一、中国的知识分子宁肯保护道德的面子而非真理;二、中国的文化精髓是钻研的精神而非被误读的那几本名着;三、西方是乐活,中国是苦活, * 怎么中国的日子在中国人的眼里就那么没有活法。

  当然更多,只是还没有读到。有些远不及这些精辟。

  条条列列的解析没有必要,王小波的东西需要里亲自品尝,然后嚼到几根鱼骨头就够了。这么个风格,简单明了,粗俗易懂到每一句话,全抓起来,又有了文化的高度,太深奥,雾里看。有些话稍纵带过,在你脑门子里一闪,你突然就爱上了这个老男人。我坚信王小波是给我们洗脑的而非来研究的。如果我写下这点东西能够弄出点想法,是别人不敢想或者没有想到的,那么王小波成功了,我也值了。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王小波的世界里,没有任何绝对的精神。比如说在《我看国学》中,他说,“四书与红楼,就那么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塞在其中。”一向的骄傲他否定了,说那只是书,瞎折腾。又比如,他说我们民族,别说程朱理学,就是儒家道家墨家思想都是屁,最值得骄傲的还是八股文人的钻劲。一下子,好好的世界转了弯,压得人喘不过气。之前那么十几年好像在误读,把自己给毁了。现在呢,世界还是老样子,是坚持真理还是赢得这个世界呢?答案我不敢出,也不敢说也不愿说。

  真可悲,我还是个学生,就沦落到中国知识分子这个地步。

  也许有人辩驳,潮流总是好的。至少舆论已经把“叛逆”这个词推在了前沿。向传统挑战比比皆是,像下的时候抓一把水一样简单。我不想扯太远,就拿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小孩子来说,我承认,现在是如此。小小年纪也会顶嘴骂人,读书甚至读到可以写点文章表达想法。我还记得有个初中同学看完一个少年作家写的一篇文章以后也废寝忘食地写了一篇文章,说我虽然不能够完全摆脱这个应试教育,但我只会做半个牺牲品等等。当时我们笑说他一年写的作文怕是都没有这一篇字数多,洋洋洒洒。然后无限感慨这个小混混一样的同学怎么这么有思想了。他和另外好几个总是逃课抽烟找女朋友为了兄弟打群架。照大人的说法是没出息,以后也是祸害。现在听说一个当兵的去了,有的还读高中,有的做生意去了吧。总归是真的没有像我们这样走规规矩矩的路。以前一起大言不惭地说要抓应试教育的尾巴,现在倒套上了军法,够得受。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叛逆”至多是一个历史名词,它的脸上写着两个字:卑鄙。把你拉下水然后它跑掉,真是缘分作孽。也可以说是活该。

  我也觉得这样讲太绝,但是很贴切。这么大个人了还被牵着鼻子走,简直是不可理喻。圣诞节好就一窝蜂地去过,为了弄得自己鹤立鸡群一点就装得比披着羊皮的狼还要恶心。王小波不是说了么,没有绝对的精神。所以黑的就本应是白,正视应该俯瞰。世界应该倒装,像英语的语法一样,一是为了强调,二是为了文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面。

  文化这东西已经不怎么顶用了。只有经济可以利用它,它却利用不了经济。我们这些孩子也不怎么顶用了。只有文化可以利用我们,我们却不能利用文化。新概念的文学艺术音乐什么古七古八的东西是那么轻而易举地搞出来了,一所大学却那么难考,还得整天伺候。所以反抗呗。小波的作品里面有一个词可以很好地形容这个近况,它叫做:极、端、体、验。

  哎……

  哎……

  我还能说什么哩。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什么结果我不知道。总之我愿意极端体验这直言的快感。至少在这个年纪里,做一个第一次,以弥补我考场的失意。

  通彻淋漓的感觉。我感到暖烘烘的,很幸福。不管这样,祝我们都幸福吧。

 

标签:精辟,解析,读后感
0
反馈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十月一日,全中国的节日。今年的十月一日尤其让人难忘。相信今年的六十周年国庆,会让所有经历过的炎黄子孙无比自豪、无
  •   一片荒芜人烟,没有生活用品,没有住所,只有一片大海和一片树林的孤岛,只有一艘废船上的一丁点食物、枪支、 * 和其他
  •   合上此书,自己好像成熟了许多,像刚从容若的梦境中醒来;怀着对才子容若的依依不舍,对作家安意如的百般感激,一倾而尽
  •   我至爱梁实秋的散文,理性不乏风趣,高贵不乏素雅。  自从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过梁实秋的《下棋》,我对梁实秋的爱恋就
  •   一直不曾注意到窗,只是觉得窗太普通了,不值一题。但读了钱钟书的《窗》后,我才渐渐发现窗里面有另一个世界。  《窗
  •     《哈利波特》中充斥着神秘,奇幻,黑暗与死亡。这就是它吸引我的地方。  从第一部到第七部,内容一层层地深入,我
  •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作品的选集。书中,社会上那些巧取豪夺,坑蒙拐骗,利欲熏心,
  •   李碧华说,文坛寂寞的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  “一位”,一个对于她来说永远不算太过华
  •   读了九州华夏师父的《在命轮里刻下流光剪影》,感慨良多。  细想文中的种种道理,蓦然发现,原来,我一直都活在别人的
  •   所有男女一样,俊男美女交错,漂亮年青长存。在下十分荣幸,出席如此轰动的戏剧。  千万不要误会,为什么会如此轰动?
  •   《水浒传》是四大古典文学名着的其中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作者以精湛的笔法描写了北宋年间,以宋江为首的10
  •   令我最佩服的就是作者在描写两方交战时的高超技巧。就拿杨志和索超在大名府的那场比武来说吧。不谈两人的盔甲武器,也不
  •   窗外,凄凉地风拂过大地,一缕残红落水,剩下的是秋风间的矜持,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案前未成合上的旧书,想起了那篇给我以
  •   他将至情融化为笔端流淌的华彩;  他用豁达凝练成笔上飘洒的旋律;  他用痛楚压抑成意识奔涌的篇章;  人如其文,
  •   暑假是我博览群书的好时候。在一个暑假中,我可以阅读许多名着,其中《秋》最吸引我的眼球。  《秋》这本书叙述的是高
  •   两天时间,读了张爱玲的两部小说。《半生缘》和《倾城之恋》。以前总是听说张爱玲是位大才女,文学成就很高,但我终究是
  •   HI!然然,我又开始写文章了。这次我要写的文章是一篇读书心得。看到这文章题目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你,想起了你那篇《
  •   《养花》这篇课文,详细记叙了老舍爷爷在养花劳动中的苦与乐,充分表达了老舍爷爷对劳动的热爱。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劳动
  •   我爱笑,同学说我是没心没肺的笑,我说自己是知足常乐。  我的书柜里有一本书,卷角的封面,泛黄的书页。这不是我最爱
  •   今天老师讲了《信客》这一篇文章,都后我感触很深。  科技在日新月异的进步着,信客如同许许多多的职业一样,在今天已
手机版 作文大全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