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全
您的位置:>> 作文大全>> 高中生作文>> 高三作文>> 读后感>> 朔方的雪——看《生死朗读》作文

朔方的雪——看《生死朗读》

作者:不详 (字数:3100字)

  鲁迅在《》中写到:“朔方的雪……,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绝不粘连……在晴天之下,旋风乎来,便蓬勃的奋飞,在日光中熠熠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结尾,鲁迅总结这样凄清苍茫的景色时说,“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是雨的精魂。”

  《生死朗读》中这样“朔方的雪”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主人公麦克(DavidKross)与汉娜(凯特。温斯莱特)初遇,大雨中汉娜拥抱了这个陌生的孩子,跟他说,“一切都会好起来”,二人分别时雨变成了雪,如粉如沙的雪粒在天空中蒙蒙扬着,德国小镇青石板的路面在雨雪里泛着乌光,雪落到汉娜头上,她眼角的皱纹细细碎碎,目光跟雪中的天空一样迷蒙。

  第二次是八年后,麦克作为法学院学生参加了审判二战中纳粹罪行的听证会,愕然发现当年不辞而别的汉娜竟然是被指控谋杀300名犹太人的战犯。麦克想去监狱探望汉娜,从等候室随探监人群穿过院落进入铁网大门走向监狱的时候,“朔方的雪”再次飘落,雪粒残破,如粉如沙,干巴巴的落下来,周围的监狱大楼,网格铁门,还有穿戴灰扑扑的狱警,画面肃穆,坚硬,冷冽。麦克抬头看从天而降的散乱雪粒,脚步慢下来,终于,还是转身离开。这时候我头脑里反复旋绕的就是那句话——“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麦克终于没去见汉娜,我知道,那时候,他身体里一定有什么东西死掉了。

  这死掉的东西,是爱,又不全是。15岁的少年,与一个36岁的女人初尝人事,他卖了心爱的邮票换钱,跟眼角有细密皱纹穿着碎裙子的她去郊外踏青;他看着她在充满透明阳光的教堂里流泪,以为她是感动于孩子们的纯洁歌声;他坐在小河边看夏天绿色阳光里她半裸着在水流里浮沉,满心温柔的写给她的情诗。他对她的爱,纯粹,好奇,夹杂着对母性的依恋,委屈。他不能理解她的突然离去,他更不能理解她在二战中作为集中营女营的护卫,可以心无波澜的挑选出送去奥斯维辛杀戮的名单,这些犹太人,她们在她眼里都一样,每天都有新人送来,监狱地方有限,不杀这个,就杀那个,都一样,谁都一样。

  麦克是纳粹 * 后的德国下一代,他想选择去理解汉娜这样间接的刽子手,因为他爱她,他不能接受她本质上缺乏良知的事实;但麦克的同学却言辞尖锐的指出,审判本身就是一种逃避,逃避更为严峻的问题——为什么普通的德国人会去支持纳粹,为什么大众会漠然允许甚至狂热支持对犹太人的种族 * ,人性的链条为什么突然断裂?理解,我们究竟要理解什么?有什么罪能理解?

  麦克不能回答,连他的法学教授也不能回答。他在听证会上听到幸存活下来的犹太作家说汉娜特殊照顾年轻病弱的犹太女孩;但她随即让她们读书给她听,读完了,便送去奥斯维辛。汉娜在法庭上的表现令人心潮翻涌,她对护卫的职责尽忠职守,她坚持的是秩序,是责任;而人的生命,300人的生命,对她来说,并不是天平上做决定的砝码。汉娜有错吗?她问法官——如果是你,你怎么办?

  法不责众,法不责众啊。

  我出生的那一年,文革结束没多久。小时候每年过年最爱听的就是大人们聚在一起谈文革往事。姥爷被打成右派关进了牛棚,姥姥被剃了阴阳头,母亲他们兄弟姊妹几个说到这里总是唏嘘慨叹万千。母亲脾气不好,但我记忆中最佩服她的一点是她拒绝跟右派家庭划清关系,在那个狂热的年代里,她仍然固执的要当一个无用的善良人。

  我年纪小,听得的故事大多都是断断续续的片段,也许,小孩子在场的时候大人们只说那些轻松的往事吧,什么翘课去垃圾场捡人家扔掉的破布娃娃,翻墙头偷鸡摸整吃食,怎么不读用标语口号蒙混过关,忠字舞红宝书不爱红妆爱武装的黑白照片……对我,那是遥远的激动人心的无政府年代,我只能通过王小波,通过余华,通过《平凡的世界》,通过《霸王别姬》,通过《活着》来了解。我曾经问过父亲,为什么会有人为了表忠心将 * 像章别进肉里,为什么 * 小将们能把自己天天见面的老师活活打死?我还问:你是 * 吗?

  我的问题让他有些难堪。他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有谁没当过 * ?那满火车满火车的南北大串联,天安门广场上十万红旗飘飘,那将政治领袖当神来崇拜的年代啊。但是,三十多年后,我们会因此而去怨恨我们的父辈参加了这场灭绝人性的运动吗?时代的罪,究竟是一个人,一个政府来承担,还是每位参与者的双手都有洗不掉的鲜血?而父辈们手上的鲜血,会不会随着血缘降临到我们的身上?我们的爱,我们的恨,我们该遗忘,还是在矛盾中承担这生命无法承受之轻?

  麦克在干涩的风雪里终于没有勇气再见汉娜,而那教堂中罹难的300犹太人中的幸存作家最终也不能原谅汉娜。这部电影《生死朗诵》公映后,导演斯蒂芬?达尔德里接到的最大批评便是他用一种艺术化的手法给残酷的历史披上了温情的外衣,甚至站到理解罪恶的立场上来描绘汉娜这个人物。这样的评价让我想起了李安的《色戒》所引起的“为汉奸翻案”的大规模病诟。但斯蒂芬?达尔德里终是比李安保守,他没在同情汉娜的路子上走远,或者说,他更为忠实的遵从了原着,将重点放在了代表 * 下一代德国人的麦克身上。片中汉娜也说,“我想什么,我感受什么并不重要,死者已逝。”是的,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给过去翻案;回顾历史的全部意义都在于明鉴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理解汉娜,我们必须理解汉娜!

  《生死朗读》原着的作者Bernhard Schlink对群体性的狂热与良知的丧失给出的答案是文学,是知识,这和鲁迅一百年前弃医从文的主张不谋而合;但我想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二战中被洗脑的不仅仅是没有受过教育不识字的普通民众,文革中的 * 小将们也有起码的道德基础,而日本,在炮火中推进“大东亚共荣圈”之时更是上下一体的团结,至今不悔。知识的获取,的确能够帮助人意识到历史的罪恶,于是汉娜终于再见麦克时说“我学会了阅读”;但无知并不一定是罪恶的起源,相反,它的作用往往是媒介,如同汉娜的守卫工作,死水微澜,将人性的毁灭从源头一波一波冷漠的传送出去,遇到相似的波纹,产生共振,便造就时代的狂热。

  今天的我们可以选择遗忘历史,可以如同剧中麦克的同学抨击的那样,规避背后的真正问题,只审判罪恶的执行人;但狂热的波纹并未消失,冷漠与狂热,这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我在汹涌的“玉米”大潮中看到了狂热,在鼓吹网络暴力的声浪中看到了狂热,甚至在成堆的三聚氰胺奶粉背后工商质监部门冷漠的脸上看到了狂热。对生命尊重的缺失,对人性价值观的贬低,对思考的打压与放弃,这才是最令人心惊胆颤的群体真相,这才是故事背后终于将人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彻骨黑暗!

  闷热的影院里我一动不动,浑身无力,目光黯淡。枯坐至演职员表字幕滚动结束,听完大提琴压抑低奏的最后一个音符,默默的,我起身离开。旧金山的冬天多雨,暮色中冰凉的雨滴正细密的倾泻下来。这个时候,我多么希望能看到鲁迅描述的那朔方的雪啊,如粉如尘,旋转而升腾,弥漫太空。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标签:雪,孤独,读后感
0
反馈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心灵鸡汤》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听朋友说的,感觉不错,于是我去买了一本。那些美丽的小短文深深打动我。  《心灵鸡汤》
  •   这是宫崎骏最近期的一部作品,据说片中的男主人公宗介就是以他自己的大儿 * 崎吾郎为原型创作的。这里也有宫崎骏家乡日
  •   读完《悲惨世界》,我在思考――“书中真是一个只有悲惨的世界吗?”  当冉阿让走出围困他十
  •   作者从一次自身作诗填词的失败中,明白\‘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婪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
  •   水很活泼?  老师隔着厚重的眼镜片义无反顾地在旁边打上了一个醒目的×。  “笑话!&rd
  •   “今夜的星星比任何时候都要多,我在星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   当我们正在蔚蓝的天空中健康快乐地飞翔的时候;在某个黑暗的角落里,却有着一群正受伤的天鹅,它们需要好心人来帮助它们
  •   老实说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毕淑敏这个人,第一次读她的作品。  我把这篇文章很认真的读了三遍,因为老师说过没读三遍就没
  •   《骆驼祥子》我想大家都十分熟悉了,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这个车夫叫祥子,之所以书名在祥子前加了个&l
  •   文化的力量是不可磨灭的,时间的流逝只能是文化的积蓄,而漫长的等待则是文化的新生。  庞贝古城的毁灭是文化的损失,
  •   人间至爱莫过于父母之爱,人间至痛莫过于丧子之痛。初读此文,泪眼朦胧;再读此文,至悲无声。  一位母亲,陪伴自己心
  •   很久以前就想去买一本《世界未解之谜》,在暑假里,妈妈实现了我的愿望,我终于如愿以偿带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世界未
  •   《老伴》——两位将去世的父母——期待孩子回家过年。  社会多的是
  •   令我最佩服的就是作者在描写两方交战时的高超技巧。就拿杨志和索超在大名府的那场比武来说吧。不谈两人的盔甲武器,也不
  •   这是一个在路上的真实故事,一段年轻的格瓦拉成长的旅程。  1952年1月4日,23岁的格瓦拉和朋友艾伯特骑着摩托
  •   说起《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与这部影片还有着一段趣闻呢!听妈妈说,我平生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阳光灿烂的日
  •   暑假是我博览群书的好时候。在一个暑假中,我可以阅读许多名着,其中《秋》最吸引我的眼球。  《秋》这本书叙述的是高
  •   这是一次人类的壮举——徒步万里,从日出中国,到圣地天竺,求取真经。  《西游记》所吸引我
  •   对于《叶问》我想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这部影片没有太多韵味。平淡的令人窒息。一代武术宗师的传奇人生。一段家仇国恨的
  •   ——《飞鸟集》读后感  晨曦,一轮红日涌出海面。我看见了一只金色的飞鸟。  &ldquo
手机版 作文大全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