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五)
作者:不详 (字数:800字)
一年四季春夏与秋冬,吾独爱秋,一个让人产生无限感慨却也显得那么悲凉的季节。
它虽然没有春天花儿般的绚丽多彩,也没有夏日里草木茂盛的盛况,更没有冬天里漫天飞舞的雪花,却有许许多多装满黄金大道的落叶景观。
秋季来临时,我不喜欢观看枫叶的红火、青松的苍翠、菊花的绽放,却喜欢一株株让人无法抹去记忆的梧桐树———叶大、空心。
秋,这个季节,南方还是多雨的,绵绵细雨,一个害羞的女子。听到“疏雨滴梧桐”,这一“滴”字,不仅滴到了梧桐叶上,更是滴进每个有心人的心田。因为凄凉,所以李清照写出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因为离愁别绪,让这位“女中豪杰”产生了愁心、愁意。
也因为离情,温庭筠吟唱出了:“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几句深情却也简短的话,让词人的心中有处话凄凉。那就是秋季里的梧桐。
因为什么使白居易也吟出这样一句“秋雨梧桐叶落时”呢?因为愁苦,因为秋季。秋雨,梧桐,二者兼得,营造出秋季悲凉的气氛和凄清的意境,让有心人滴入梧桐雨。
秋,这个季节,也必须与月同在。月是有心人寄托情感的心灵场所。月亮,月暗,月圆,月缺,真正的是月凉。
苏轼的“缺月挂疏桐”,会不让人产生遐思吗?
朱淑真的“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不知又有多少人体会到呢?
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那月如钩,何人能不感到秋的冷清呢?
多么凄凉的秋季!多么让人有情感———伤感的秋季啊!秋季,与梧桐,与绵雨,与缺月合照出一张照片,那张照片存在我们的心中方能永存。那张照片是对秋季的真实写照。那梧桐,也许寒鸦也不肯栖;那绵雨,也许大雁也羡慕;那缺月,也许文人墨客在寄托情感。
没有秋季是不完整的四季!
但总觉得,梧桐、绵雨、缺月这张照片需要一颗文人墨客的心,那情感才能真正得到体会。
一年四季,吾独爱秋———凄清的季节,情感的季节。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
- 我是一只猪。 这时你脑子里肯定会出现一幅图画:臭气熏天的猪圈里,一群肮脏的猪正在抢食吃。 错!这只是一般猪的
- 辽阔苍穹中飞翔的老鹰,必是经历了母鹰无数次摔下山崖的痛苦,才锤炼出一双凌空的翅膀。 一颗璀璨无比的珍珠,必然经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
- 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而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
- 盼望着、盼望着,我总是盼望着,我盼望着有一天我能够回家看一看妈妈。可现实无情,总是让我深深地失望。 我住在一个
- 我们生活在当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我们赚的钱更多了,人情味却更少了;我们的交通
- 生命犹如海洋,生活恰是轻舟,扬起思维的风帆,穿梭于人生的海洋。白帆迎接的是狂风和浪花,而思维碰撞出的是或幸福,或
- 他们一路同行,一个汲着水,一个负着火,形影相随。在他们携手共进时,就产生了智慧
- 说到常识,突然想起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每年看后都乐而忘怀,现在想起来才明白,其实他说的都是常识。人们也许离常识太
- 历来最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的选择,在进与退之间,在生与死之间。 魏晋出英雄——历史学家
-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氏教导子孙们小心谨记,谨记之甚,似生出了规矩既立则不可改易的道理,口中念念着孔氏“也无
- 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柏拉图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上海考生? 拎着东西去看爷爷奶奶,谁知天说变就变,风扬起路边的落叶、花瓣,夹杂着纸片、塑料袋朝我吹来,我举起胳
-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
- 今年全国卷Ⅱ的作文题受褒贬的程度似乎不如前几年,赞叹声也不如其他几个省市的多。褒贬不多,说明试题相对平稳;骂声不
- 他不仅是现代科学界的泰山北斗,还是一位永远战斗不息的人生斗士,他是谁?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
- 作者:学军中学 高三 张晟(保送北京大学法学院) 在世界上还只有两个人的时候,生命很完美。他们生活在
- 人生就是一张答卷。它上面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答卷。一般的答卷是用手来书写,人生的
- 当虞姬横刀,将一朵生命之情绽放成矛尖锋刃的湛蓝。我看到鲜红鲜红的血流过雪白雪白的颈。壮士掩面,乌骓悲鸣。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