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高考作文宁夏/海南失误分析:空山鸟语何处寻
作者:不详 (字数:1000字)
空山鸟语何处寻?
宁夏考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喜欢漫步山林,倾听鸟儿的歌声。静谧的山林里,轻移脚步,唯恐惊吓了歌唱的小精灵,婉转的啁啾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细听,高的,低的,尖的,哑的,舒缓的,急促的,混杂在一起,却又融合成一种和谐。陶醉在歌声里,看流水拥落英荡漾,看山风卷落叶纷飞,看碧空随云朵翩跹。?
那时我六岁,童稚与天真渲染着一切,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清新快乐,无忧无虑。静静聆听大自然的絮语,那是灵魂的诉说,是情感的倾诉,是身心与自然的交融相通,给童年一片安宁祥和的美好。?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不得不到城市忍受空虚与喧嚣,拥堵繁杂的空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我与城市的孩子一样上学,一起玩耍,却忘不了心中的那片小天地,它是我的梦,我的希望。?
再回到山林,已是五年之后,怀着一丝欣喜与盼望,还有一丝羞涩,我又回到了梦中念了三四百次的山林,只是……树呢?河呢?花呢?草呢?那片鸟儿的交响乐呢?我愣愣地站在原地,不肯接受这样的事实。可是,它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梦碎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失魂落魄地回到城市,却惊愕地发现我又遇到了我的老朋友——鸟儿。但它们没有歌唱,它们不快乐,它们睁着惊恐的眼睛,茫茫地望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它们缩在笼子的角落,面前是小米和水;它们一定想念着那青翠的山林、潺潺的小溪、快乐的伙伴,在清新的空气里婉转歌唱;它们和我一样,对这牢笼充满恐惧和憎恨,却无法冲破它的束缚。是的,我与它们一样,只是我的牢笼大一点。它们再也不能飞了,它们只能缩在角落里,漠然呆板地瞪着天空。然后,不久,主人就会将它们的尸体拿出来,无所谓地丢进垃圾桶。?
尾声?
我爱小鸟,也爱这个地球。人们啊,请给它们自由,也请大家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梦中,又回到那青翠的山林,天真的我在山林中尽情地玩耍,又听见那小鸟的啼鸣,如此婉转、优美、清新……醒来,不禁泪流满面,望着窗外寂寞的天空,空山鸟语何处寻……?
【失分警示】?
小作者心中的梦碎了,空山鸟语何处寻?我们心中的这个梦又何尝不是这样?鸟儿失去了自由,渴望自由的人也是如此。掩卷沉思,让我们动情的是文字背后那颗挚爱自然、向往飞翔的心灵。而以古诗作小标题来串接全文,自然暗合主旨,也使本文在无数考场作文中胜出一筹。美中不足的是其中引用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两句与原诗含义出入较大,若能明确予以特定的限制更好!
(朱为民张毅)?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
- [原题回放] 1、片段作文。(10分) 以“车站一瞥”为题目,作场景描写,不少于200字。 2、阅读下面的
- “一花一世界”这是佛静菩提树下悟证宇宙人生的般若指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之中。
- 那一回,抽花瓶签,她,抽到了牡丹,下边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 她,艳冠群芳。她文墨不输黛玉,相貌可比可卿,
- 徘徊在生与死间,踌躇于明与暗间,有人选择生,也有人选择死,有人选择明,也有人选择暗……真正源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缕
- 带着感动出发? 安徽考生? 因为感动,人生的光辉与色彩才被我们领略;因为感动,生命的律动与力量才会给予我们希
- 项羽横剑一挥,生命之劲松瞬时枯槁成萧瑟秋风中的悲壮。我看到,那伟岸英姿划掠过滴血残阳,乌江悲鸣,苍穹黯然,楚民哭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意地生活,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是一片闲适悠然的情怀。 自懂事以来,便居
- 有人说: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界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 太阳最终吝啬地收起了它最后的一线亮光。月亮还没有出来,留下的只是满天的云霞,轻轻地亲吻着宁静的山村。 我心急如
- 生活正处于窘境的人往往更加渴望人生的转折,这可以让他们的生活以最快捷的方式发生飞跃。 看那边那个正在买彩票的男
- 感受乡村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
- 已经是深夜了,司马迁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黑的夜。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处乌云低低地沉着,带着令人窒
- 安徽卷 零分作文《弯道超车》 我记得交规书上说过,弯道是禁止超车的,应该左右察看,减速通过,否则很容易出事故
- 小船升起云帆,横济沧海的航程中难免会有风吹浪打;小树初有新芽,茁壮成长中难免会遭受雨雪风霜;小溪向前奔流,一路上
- 我们在过去与未来,在时光的边缘,寻找属于自己的梦。只为在梦里,听见花开的声音。 ——写在前面的话 因为高考,
- 说到“包容”,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主张。这几年,我们颇有点谈“自
- 曾经读过一本书,是关于美国人的消费,书上说:美国人都是在花未来的钱,而享受现在。我就有些迷惑不解了,既然美国人都
- 年龄大了,就会怀旧。所以在我们眼里父母常常背时,老师往往保守。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他们没有年轻过、飞扬过、冲动过
- 也许是一行文字的串联,也许是一个拟声的感叹,简单的,却包含着不平凡,这就是故事,自己的,别人的,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