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血呼救
作者:不详 (字数:1100字)
比大熊猫还稀少,没土拨鼠有名气;原是草原上最美丽、最可爱的精灵,现今荒漠现身;食不果腹体质差,难逃恶狼追杀;佳人本已难求,抬眼相望,但那“羊”却 在围栏另一处。谁这么倒霉啊?真实可怜到家了。它就是钻石级别的珍贵、命却“贱”如草根的――普氏原羚,白腹白臀黑嘴,怎么看怎么美,但却生活得如此凄 惨!?真是想不到!
想不到的还有呢:普氏原羚明明是地道中国特产,为什么还叫一个“洋名”?原来这也有一个故事呢!1875年,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带队来到中国,他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羚羊,便带回了俄罗斯。后来,就以发现者的名字,叫它为普氏原羚。
曾记何时,普氏原羚如繁星、似云朵,生活在我国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和青海等省份无限的草原上,然而,在今天仅在青海湖周边地区被发现,少到不足300只,并分割在了几个互不能来往的区域!谈婚论嫁的季节,就只能近亲繁殖!悲剧呀!
羚羊是食草动物,可羚羊还是待在山丘上,原来,沙丘虽然“一贫如洗”,但却人迹罕至,也许是普氏原羚最后仅存于青海湖地区。
远处就是草场,它们不去吃草、撒欢是为什么呢?不是不想去,是因为这个时候的草场,已经被牧人挥动皮鞭驱赶来的牛羊群占领了。只有等到夕阳西下,牛羊群归圈时,普氏原羚才会走出沙漠,抓紧时间捕到食物。
就是这样偷偷摸摸的日子,也许都要一去不复反了!因为家畜在膨胀,牧人们除在自豪有围栏的优质草场上放牧外,还时不时把荒漠草原作为放牧的场所。而在青海 湖东边地区,围栏仍在向草原深处扩展,这让普氏原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生活更加艰难。曾经就有牧人看过饿死的普氏原羚。而少数为了吃草而出去跨越高高的 围栏的普氏原羚,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不幸被围栏网住,饿死、痛死或是被狼来吃掉了。
普氏原羚属偶蹄目,身长1米左右,身体轻灵矫健,最高时速可达90千米,但因长期食物短缺,一些原羚身体变得娇弱,这让狼更容易得手。
那么,现在普氏原羚不到300只,我们为什么不解救它们呢?它们可就过人类呀!
在四十多年前的困难时期,青海湖人们为了度过饥荒,普氏原羚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填饱过人们的肚子,所以,普氏原羚与我们也是有脉脉温情的呀!可是,就是这样的一群羚羊面临天绝的危险,普氏原羚急需被拯救!你听到它们泣血的呼救了吗?
拯救普氏原羚,无异于打一场绝地反击战,会有多少胜算的把握?在上世纪70年代,朱鹮仅存7只,现在已恢复到400多只,国宝大熊猫在人类的保护下也达到 了1000只,从这些榜样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普氏原羚的希望。不过,我国野外的高鼻羚羊已灭绝了,谁又能保证在普氏原羚的身上发生呢?只有人类,请大家 听听普氏原羚泣血的呼救吧!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学独自漫步在回家的路上,静静的走着,想着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停的叹着气…&h
- 今天一大早,我和我的一家就乘车前往老家。一路上风尘仆仆,并不大的小车在崎岖的山路上不断地绕环,绕环。天空似乎一直
- 中国的历史是一本深重悠远的书籍,每当我静下心来,慢慢翻开那些穿越了岁月风尘的纸张时,那五千年的中国文明便碾着厚重
- 审视人生的脚印 我喜欢一个人走在林阴小道上,愣愣出神,听一些伤感的音乐,去细细体会其词的意味。人的一生最重要的
- 立春了,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伴着鹅黄柳绿的歌,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寒风依然的北国。 北方的初春,时常下几场雪。南方
- 曾几何时,我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心潮涌动,总想为你鼓掌。 是你曾经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行雪满山&
- 春闲 长青藤以她的新芽叩开我闭了一冬的窗。几缕初醒的翠绿、一抹乍笑的嫣红,突然闯入我清冷的眼帘。不必远行,无
- 教授当“门卫”没事瞎折腾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近期要求该单位所有教授轮班做&ldqu
- 我看过这么一幅漫画: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为姥姥举办生日宴会。桌上美味佳肴,应有尽有,唯独没有姥姥的身影。却见小外孙
- 一生不过几十年,不必太在意酸甜苦辣,只如一杯淡水,平平淡淡就好。 淡水人生,不必在意形貌的美丑。 打开电视,
- 很早就听人说过:人生如茶!一直以来,我都无法理解,直到有一天,我似乎也品出了“人生如茶”
- 巨浪选择山石作为对手,来考验自己的力量;瀑布选择山谷作为对手,来考验自己的耐力。我以生活中的挫折,来考验自己的能
- 一直固执地认为:梦是记忆的出口。在夜深人静,半梦半醒间,记忆便慢慢地走出来。我们都以为那只是梦,所以心安理得的回
- 人一出生,便如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随着岁月流逝,光阴轮转,白纸上会留下点点痕迹,红的,黄的,蓝的,白的抑或
- 俗话说:“人生中有两双眼睛,一双是自己的眼睛,一双是母亲的眼睛。”确实,成长生涯中,每每
- 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册,举目所见尽是连绵不绝的苦难与挣扎。被奴役被侵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华民族被淹没在一片
- 童年的梦,闪烁着点点星光,在夏日的晨曦里随风而逝。那些天真幼稚、无忧无虑的日子,如烟如梦,似雾似雨,在我一点一滴
-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换个角度来看,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另一种美。 不同的环
- 生命只有一次,美丽只有一次。 一次便足矣。 一次的青春,一次的成功,一次的勇往直前,一次的轰轰烈烈,一次的无
-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渴望理解;理解是心灵的纽带,是心灵相接的桥梁。 可是现在社会上相互不理解的例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