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选择
作者:不详 (字数:800字)
心灵是一个人的根,人们的观念在心灵深处徘徊而升华;心灵是一个人的灵魂,人们的举动因为心灵这个灵魂辗转而改变。
面对人生的一次次选择,我们应始终保持一种纯洁高尚的心灵、一种炽热温暖的心灵、一种坚毅不屈的心灵,我们要像那位登山者一样,伸出援助之手,用身心去温暖他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至今读到这震撼人心的诗句,仍让人激动不已。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他们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在几千年前的孟子面对心灵的选择,毅然发出了舍身取义的呐喊,是心灵的选择激发出了先哲的思想火花,这将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古训。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三国鼎立的年代,诸葛亮辅佐刘备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殚精竭虑,在躬耕于南阳与兴复汉室中,诸葛亮选择了后者,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我们的总理 * 在答记者问时不也引用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么?这是人的心灵深处的大义,是为国奋斗而义无反顾的大义。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从古人心灵深处的选择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大义所在。是心灵的选择促成了他们的最终的美,是心灵的选择让他们至今仍闪耀着光彩夺目的光芒。
舍弃自私,选择高尚;舍弃奸诈,选择诚信;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
这才是人们从心灵、从灵魂的大无畏的选择。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勇敢奔跑,勇敢超越。 ——题记 人生弯弯曲曲水,世事重重叠叠山,热情去奔跑,去超越,
- 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是十六亿中国人的一份子。所以,当我在国外旅游途中看到街头专门用中文写的警示
- “为了忘掉忧虑,我躺在一克老树干边的沙地上,画这棵老树的素描。我穿着一件亚麻布上衣,叼着烟斗,望着深
- 欣赏音乐作品,我们能体会到“古典”与“浪漫”。 欣赏文学作品,
- 眼睛常要寻找别人的美,镜子却可以观察自己的丑。 同一棵树,有人看到的是满树的郁郁葱葱,有人看到的却是树梢上的毛
- 高山因为小溪的环绕,青松的映衬,才显得巍峨,我说它具有了雄伟的高度。 大海因为浪花的激昂,千帆的点缀,才显得壮
- 心路辗转,无意于生活的苍白,而生命却一段段地远去…… 回首这一路走过的风雨路程,似
- 第一圈:保持一种飞翔的姿势,云的目光将我淋湿。我感到些许的累,那道彩虹成了通向沼泽的路,通向死海的路。 心,盲
- 清晨收拾好书包,准备去上课,半路上传来一阵声嘶力竭、不三不四的打鸣声,当场把我惊得差点摔倒在地。我的视线直奔声源,定神一看,原来是只母鸡
- 五千年造就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五千年成全了多少生死抉择的英雄,五千年塑造了多少痛苦抉择的伟人。 屈原的抉择让
- 在人世间,“宽容”它可以为我们做很多的事。假如没有了宽容,那么,有许多的事情都不能顺利的
- 苏轼在他的《赤壁赋》中这样说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可见生命之短暂与脆弱。一脚
- 红灯,禁止通行;绿灯,快步前进;最为新时代的公民,我可是一直遵守这一交通规则的呢,发誓从来没有给警察叔叔找过麻烦
- 小时侯,我把梦想填满了心房。我说爸爸,我要做一名医生。爸爸看着我,我看见他的笑容,像春天里和煦的阳光。他说,好。
- 又是一个枫叶红逝的季节。 伫立窗前,鼻翼一张一翕,有节律地扇动着,敏感的捕捉空气中混杂的各种气息。透过厚厚的玻
- 独立是夜幕中的一丝微光,虽然很淡,但也能冲破黑暗。 独立是大海里的一块木板,虽然很小,但也能拯救生命。 独立
- 有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第三重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
- 第一次见到你时,我以为你是永远也无法生长的,因为你选择留在这高楼耸立,只有少许泥土的地方,于是,我离开了,带着惋
- 微凉的雨丝不经意间飘落在我水平如镜的心湖上,悄无声息地漾开一圈圈细小微蓝的涟漪。它们划过湖面的那一刻,我的心却颤
- 当今社会,“酷”已成为了广大群众的追求和话题。生活中,我们也开始说类似的话。例如:看见狂